❷文词;言词。如:辞藻;修辞。陆机《文赋》:“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❸告别。《楚辞·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陆游《送客》诗:“意倦客辞去,秉炬送柴门。”
❹推辞;辞谢。《仪礼·士昏礼》:“姆辞不受。”苏轼《画鱼歌》:“本不辞劳几万一。”
❺责备。《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杜预注:“辞,责让之。”
❻遣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
❼通“词”。如:辞典。
❽古代的一种文体。如:汉武帝《秋风辞》;陶潜《归去来辞》。
❾中国古代逻辑术语。指命题(判断)。后期墨家提出“以辞抒意”(《墨子·小取》),即用判断来表达思想;并认为“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大取》)。荀子也提出了“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的说法,认为辞(判断)是结合两个不同的“实”的名(概念)来论断一个意义。
出处:语词卷 • C • cí • 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