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71496012_265/pic/jpeg/rId42.jpeg)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俄罗斯
词条 | 普希金 |
释义 | 普希金 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 俄国诗人。出身贵族。在皇村学校求学时受十二月党人以及拉吉舍夫和恰达耶夫等人的思想影响。后发表《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1820年取材民间故事,创作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同年被流放到南方。流放期间,完成《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契萨拉依泪泉》、《茨冈》等叙事诗,谴责上流社会,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由的追求。1825年写出历史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否定沙皇专制,歌颂人民的力量。1826年获赦返莫斯科,发表《寄西伯利亚囚徒》、《阿利昂》等诗,坚持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长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反映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彼得大帝的评价;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历史纪事《普加乔夫暴动史》,叙述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1830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反映贵族青年在沙皇统治下的思想苦闷。还写有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童话诗以及数百首抒情诗。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论和文艺批评。创作活动备受沙皇政府迫害,最后在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俄罗斯 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Πушкин,1799—1837) 俄国诗人。出身贵族。在皇村学校求学时受十二月党人以及拉季舍夫和恰达耶夫等人的思想影响。后发表《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1820年创作取材民间故事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同年被流放南方。流放期间的诗作《短剑》,号召以革命行动杀死暴君,《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契萨拉依泪泉》《茨冈》等叙事诗,谴责上流社会,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由的追求。1825年写出历史悲剧《鲍利斯·戈东诺夫》,否定沙皇专制,歌颂人民的力量。1826年获赦返回莫斯科,发表《寄西伯利亚囚徒》《阿利昂》等诗作,坚持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长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反映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彼得大帝的评价;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历史纪事《普加乔夫》,叙述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1830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反映贵族青年在沙皇统治下的思想苦闷。还写有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童话诗以及数百首抒情诗。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论和文学批评。最后在决斗中遇害。其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俄 罗 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