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清代绿营兵,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亦称中军。
❸主帅或主将所在的主力军。《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命李佑、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懿(司马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❹全军统帅。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中
词条 | 中军 |
释义 | 中军 中军(zhōnɡ jūn) ❶古代军制有左、右、中(或上、中、下)三军,以中军发号令。《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晋代有中军将军。 ❷清代绿营兵,分督、抚、提等标。各标的统领官亦称中军。 ❸主帅或主将所在的主力军。《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命李佑、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懿(司马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❹全军统帅。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中 中军 官名。(1)春秋晋国僖侯时司徒之改称。(2)中军将军的省称。中军元帅、中军都督亦有此省称。(3)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京营三大营之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各设中军官。清代为绿营军中各标、协、营之首领官。其性质相当于总督、巡抚的卫队长和副官长。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