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目
释义
科目
科目kē mù  ❶指隋唐以来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代分科较少,明清虽只设进士一科,仍沿旧称。
  ❷事物按性质划分的类别或名目。多指学术或账目等。《旧唐书·李峤传》:“窃见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于别准格敕令察访者,又有三十余条……今之所察,但准之六条,推而广之,则无不包矣,无为多张科目,空费簿书。”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科
科目  一般指隋、唐以来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名目。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宋代考试设科较少,明、清虽只设进士一科,仍沿用科目旧称。汉代实行察举,实也依据一定科目考察选拔人才,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悌力田、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科目  即“学科⑵”。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课程论
科目  指隋、唐以来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宋代分科较少,明、清虽只设进士一科,仍沿旧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