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朝鲜半岛现代史
词条 | 朝鲜战争 |
释义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 亦称“朝鲜祖国解放战争”。初为朝鲜半岛南、北方间的战争,后因美国武装干涉,扩大为国际间的局部战争。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27日美国派兵介入并武力封锁台湾海峡。7月7日美国借联合国名义,组织“联合国军”正式参战。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初期攻势迅猛,至9月初把美军和南朝鲜军驱至釜山一隅。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战局逆转。10月1日起美军、南朝鲜军悍然北犯,并轰炸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参战。中、朝军队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于1951年7月接受停战谈判。在谈判期间,美军先后发动多次攻势,并进行细菌战,均被粉碎。1953年5月中、朝军队发动夏季攻势,取得胜利,迫使美国于同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朝鲜半岛现代史 朝鲜战争 1951—1953年,由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引发的国际性战争。1945年日本败降后,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南、北地区。1948年8、9月间,南、北方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形成南、北分裂局面。从此,武装冲突不断。1950年6月25日,内战爆发。美国随即宣布介入。7月7日,美国等16国组成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朝鲜内战转化为国际性战争。第一阶段(1950.6.25—9.14):朝军向南推进,美韩军退守釜山地区。第二阶段(1950.9.15—10.24):美军仁川登陆并突破38度线北上,战火烧到中朝边界。第三阶段(1950.10.25—1951.6.10):中国人民志愿军应邀入朝参战,经5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38度线附近,双方转入防御。第四阶段(1951.6.11—1953.7.27):双方进行阵地战,形成对峙局面;1951年7月10日开始谈判,于1953年7月27日达成《朝鲜停战协定》。 出处:军事卷 • 世界战争 • 军事人物和著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