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唐宋时,尚书省分六部为前行、中行、后行三等,以兵、吏二部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二部为“中行”,工、礼二部为“后行”。见《唐会要·分行次第》。
❸复姓。汉代有中行说。 另见zhōnɡ xínɡ 。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中
词条 | 中行 |
释义 | 中行 中行(zhōnɡ hánɡ) ❶犹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复增置三行,以辟(避)天子六军之名。” ❷唐宋时,尚书省分六部为前行、中行、后行三等,以兵、吏二部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二部为“中行”,工、礼二部为“后行”。见《唐会要·分行次第》。 ❸复姓。汉代有中行说。 另见zhōnɡ xínɡ 。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中 中行(zhōnɡ xínɡ) ❶中等的品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❷谓行为合乎中道,无过与不及。《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另见zhōnɡ hánɡ 。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中 中行 见“三行”(387页)。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