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词条 | 道器 |
释义 | 道器 道器 指“道”和“器”的关系。“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老子最早提出:“朴(道)散则为器”,认为道在器先。《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认为道在有形的器物之前。宋代开始对道器关系展开争论。程颐、朱熹等认为“道”超越于“器”之上,如朱熹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把“道”和“理”作为维护封建伦理的理论根据。明清之际王夫之等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清末有些改良主义者(如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道器》篇)认为“道”(指封建伦理纲常)是中国的好,“器”(指西方科学技术)是西洋的好,“道”是本,“器”是末,实质上是试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秩序(“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洋富国强兵(“器”)以进行某些政治改良的一种主张。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