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道尔顿制
释义
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Dalton plan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创立。以自由、合作、时间预算为原则。具体做法:改教室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使用。废除课堂讲授,将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纲,规定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即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在各作业室自学。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1人给学生以指导。进度快的学生可提早更换公约,毕业年限因之缩短。1949年前中国部分中小学曾试行,20年代更是风靡一时。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道尔顿制  中国近现代中小学教学方法。由美国帕克赫斯特所创。随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1921年《教育杂志》刊文介绍入中国;同年,余家菊、鲍德征撰文系统介绍。1922年10月,上海吴淞中学在舒新城等指导下率先试行,通过设置工作室、拟定工作概要表、制定成绩考查标准开展实验,在中小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之后上海、南京、北京、开封等地中小学广泛开展实验。廖世承主持东南大学附中的实验追求科学规范,选择本校初一、初二各两个班,在两个平行班中设为实验班和比较班,通过测验将智力、学力相等的学生,随机抽入两个班;选择国文、英文、数学、混合地理、混合理科为实验学科;选择素喜研究新方法的教师同时任教实验班与比较班,要求以不同方法施教;实验时间一学期;学期末通过测验核算个人和班级进步数据,并用调查法了解师生看法。最后形成《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结论为:道尔顿制特色“在自由与合作”,然依中国条件很难实行;而“班级教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它的特色”。1924年下半年全国性实验热潮消沉。舒新城等纷纷撰文反省。廖世承以为不加思考盲目搬用新法,是误以方法为目的,采用任何新法当先问教育的目的为何。1925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特邀帕克赫斯特访华,访问中国七省九市一县,讲演50多场,又短暂掀起热潮,之后再次消退。30年代后几乎销声匿迹。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