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亦称“穿山龙”、“穿地龙”。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状茎横生,呈长圆柱形。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阔卵形,3~5浅裂,基部心形(叶形多变化)。夏季开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呈穗状,花小,黄绿色;雌花序单一,穗状,下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具三翅。生于山坡林下或岩石缝中。根状茎或播种繁殖。中国除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亦见于朝鲜半岛、俄罗斯和日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状茎入药,称“穿山龙”,性平、味苦,功能祛风湿、活血通络、镇咳,主治风湿痹痛、胸痹、跌打损伤、咳嗽等症。主要成分为薯蓣皂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压、降血脂、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此外,如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粉背薯蓣(D.hypoglauca,亦称“萆薢”、“粉萆薢”)等的根状茎,也都供药用。此类植物的根状茎均可制淀粉。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单子叶植物
穿龙薯蓣(
Dioscoreanipponica)
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单叶互生,叶片掌状心形。花雌雄异株。茎左旋、圆柱形。根茎入药称“穿山龙”,性平、味苦,功能祛风湿、活血通络、镇咳,主治风湿痹痛、胸痹、跌打损伤、咳嗽等症。主要成分为薯蓣皂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压、降血脂、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