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应用语言学
词条 | 柏林和凯的假说 |
释义 | 柏林和凯的假说 柏林和凯的假说 亦称“基本颜色词假说”。指美国柏林(Brent Berlin,1936— )和凯(Paul Kay,1934— )在1969年提出的关于基本颜色词的假说。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基本颜色词,最多的有11个,如英语,最少的只有2个。语言包含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和种类选择有以下规律:黑(black)/白(white)>红(red)>黄(yellow)/蓝(blue)/绿(green)>棕(brown)>粉红(pink)/橙色(orange)/灰色(grey)/紫(purple);即如果一种语言只有两个颜色词,那么很可能就是“黑”和“白”,如果出现三个颜色词,那么很可能是前三个,如果出现第四个颜色词,那么很可能就是“黄”“蓝”或“绿”,依次类推。神经生理学对一种视觉系统与人相似的猴子进行的研究发现,猴子的视觉神经有六种决定颜色的细胞,其中一对感知蓝色和黄色,一对感知红色和绿色,另一对感知亮度。当感知蓝色或黄色时,蓝-黄细胞作出反应(高于基本反应率时为蓝色,低于基本反应率时为黄色),红-绿细胞则保持中性;感知红色或绿色时,红-绿细胞作出反应,蓝-黄细胞则保持中性。紫色是蓝与红的混合,感知紫色时,蓝-黄细胞作出蓝色反应,红-绿细胞则作出红色反应。当主管亮度的黑色细胞作出最大反应、白色细胞作出最小反应时,感知的是黑色;反之则感知白色。由此可知,人类对颜色的感知可能也有同样的生物学基础。 出处:语言学卷 • 应用语言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