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草木的枝茎。《文选·张衡<西京赋>》:“濯灵芝以朱柯。”薛综注:“朱柯,芝草茎赤色也。”
❸斧柄。《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毛传:“柯,斧柄也。”
❹碗、盂一类器皿。《荀子·正论》:“卫人用柯,齐人用一革。”《方言》第五:“碗谓之盂……盂谓之柯。”
❺春秋地名。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
❻姓。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柯
词条 | 柯 |
释义 | 柯 柯(kē) ❶亦称“石柯”。常绿乔木。叶螺旋状排列,叶片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实为坚果。壳斗杯形或半圆形而包围坚果下部,或圆形而全包坚果,无刺,成熟时不开裂或顶部破裂。木材坚实,为建筑、舟车、枕木等的优良用材;种子含淀粉;壳斗含鞣质。 ❷草木的枝茎。《文选·张衡<西京赋>》:“濯灵芝以朱柯。”薛综注:“朱柯,芝草茎赤色也。” ❸斧柄。《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毛传:“柯,斧柄也。” ❹碗、盂一类器皿。《荀子·正论》:“卫人用柯,齐人用一革。”《方言》第五:“碗谓之盂……盂谓之柯。” ❺春秋地名。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 ❻姓。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柯 柯 亦称“石柯”。壳斗科,柯属(Lithocarpus)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叶螺旋状排列,叶片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雌雄花异序或同序。果实为坚果。壳斗杯形或半圆形而包围坚果下部,或圆形而全包坚果,无刺,成熟时不开裂或顶部破裂。约有300种,中国有122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至西南部。木材坚实,为建筑、舟车、枕木等的优良用材;种子含淀粉;壳斗含鞣质。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