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记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沈括《梦溪补笔谈·人事一》:“予尝考其行节,每至月正,临子午则潮生,候之万万无差。”
出处:语词卷 • Z • zǐ • 子
词条 | 子午 |
释义 | 子午 子午(zǐ wǔ) ❶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午”为正南。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怅怅何之?” ❷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记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沈括《梦溪补笔谈·人事一》:“予尝考其行节,每至月正,临子午则潮生,候之万万无差。” 出处:语词卷 • Z • zǐ • 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