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格教育
释义
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  养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德育
人格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的教育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2)着眼于健全人格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3)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人格教育的独特取向。(4)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人格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认为必须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由此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教育对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格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教育社会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