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词条 | 隆兴寺 |
释义 | 隆兴寺 隆兴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寺以铜铸大佛像著名,故俗称正定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重建后改龙兴寺,清康熙时改隆兴寺。主体建筑大悲阁高33米,外观三层,阁中有高24米的铜制千手千眼观音像,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为中国今存最大古铜佛。寺内保存的隋代龙藏寺碑,为书法艺术珍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隆兴寺 中国寺院。在今河北正定城东,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称“龙藏寺”。宋初重建后更名“龙兴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定名“隆兴寺”。主要建筑和整个平面布局,仍保持宋制。全寺占地约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多安置于南北中轴线上。进山门方院左右配置钟鼓楼各一,由南向北,有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及转轮藏殿和慈氏阁。主殿大悲阁,三层五檐,高33米,上两层为重檐,具平座,歇山顶,外观具有层檐密布、雄壮威严之景象。阁内置42臂千手千眼观音铜像一尊,高22米左右,系中国现存最大古铜佛。阁东西分别与御书楼、集庆阁联接,组成三殿并列的形制。外侧尚有祖师殿与伽蓝殿东西呼应。寺院最后以弥陀殿压轴。充分反映出宋代建筑组群之特有风格。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隆兴寺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寺以铜铸大佛像著名,故俗称“正定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重建后改“龙兴寺”,清康熙时改“隆兴寺”。主体建筑大悲阁高33米,外观3层,阁中有高24米的铜制千手千眼观音像,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铜佛。寺内保存的隋代龙藏寺碑,为书法艺术珍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河北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