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中医学名词。五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肾的功能是:(1)肾藏精。见《灵枢·本神》。(2)肾主水液。水液调节和排泄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3)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素问·痿论》:“肾主身之骨髓。”(4)其华在发。见《素问·六节藏象论》。(5)肾主纳气。肾有纳气作用。如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6)肾气通于耳。见《灵枢·脉度》。(7)肾的经脉为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
❸指外肾,即睾丸。如肾囊。
出处:语词卷 • S • shèn • 肾
词条 | 肾 |
释义 | 肾 肾〔腎〕(shèn) ❶俗称“腰子”。人和高等脊椎动物的造尿器官。左右各一。人的肾形如蚕豆,位于腹后壁腰椎两旁,为脂肪组织所包围和衬托。表面由纤维膜层覆盖。 ❷中医学名词。五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肾的功能是:(1)肾藏精。见《灵枢·本神》。(2)肾主水液。水液调节和排泄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3)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素问·痿论》:“肾主身之骨髓。”(4)其华在发。见《素问·六节藏象论》。(5)肾主纳气。肾有纳气作用。如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6)肾气通于耳。见《灵枢·脉度》。(7)肾的经脉为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 ❸指外肾,即睾丸。如肾囊。 出处:语词卷 • S • shèn • 肾 肾 俗称“腰子”。人和高等脊椎动物的造尿器官。左右各一。人的肾形如蚕豆,位于腹后壁腰椎两旁,为脂肪组织所包围和衬托。表面由纤维膜覆盖。其实质可分皮质和髓质两层。皮质在外,主要结构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主体为动脉性的毛细血管卷绕而成的血管球,外面包着一个薄壁的囊,囊腔直接与肾小管相通。髓质在内,由15~20个肾锥体组合而成,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伸入肾小盏,几个肾小盏组成一个肾大盏,二三个肾大盏合并成肾盂,由此连通输尿管。肾内侧面有凹陷称“肾门”,为输尿管、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之处。不仅是排泄器官,对调节机体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 1. 皮质 2. 髓质3. 锥体 4. 肾盏5. 肾盂 6. 输尿管 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脊椎动物与人体解剖名词 肾 俗称“腰子”。人和高等脊椎动物的造尿器官。左右各一。人的肾形如蚕豆,位于腹后壁腰椎两旁。周围被脂肪组织包裹和衬托。表面由纤维膜层覆盖。肾实质可分两层:(1)肾皮质。位于浅层,主要结构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见333页“肾单位”)。肾皮质伸入肾锥体间的部分称“肾柱”。(2)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锥体的尖端称“肾乳头”,伸入肾盏,由此连通肾盂。肾内侧缘的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肾血管和淋巴管出入之处。 ![]() 1.肾皮质2.肾柱3.肾锥体4.肾乳头5.肾盏 6.肾盂7.输尿管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解剖学 肾 五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肾的功能是:(1)肾藏精(见于《灵枢·本神》)。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命之本。(2)肾主水液。水液调节和排泄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3)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素问·痿论》:“肾主身之骨髓。”(4)其华在发(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发的化生与血有密切关系,又与肾脏精气的盛衰有关。(5)肾主纳气。肾有纳气作用。如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6)肾气通于耳(见于《灵枢·脉度》)。肾与耳有内在联系,肾气充足“则耳能闻五音”。此外,又有“肾司二便”及“肾开窍于二阴”之说。(7)肾的经脉为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基础理论 • 藏象生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