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同父母所生者为同胞,指嫡亲的。如:胞姊妹;胞兄弟。《北齐书·孝帝纪》:“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引申为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如:侨胞;藏胞。 另见páo。
出处:语词卷 • B • bāo • 胞
词条 | 胞 |
释义 | 胞 胞(bāo) ❶包裹胎儿的膜质囊。《庄子·外物》:“胞有重阆,心有天游。” ❷同父母所生者为同胞,指嫡亲的。如:胞姊妹;胞兄弟。《北齐书·孝帝纪》:“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引申为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如:侨胞;藏胞。 另见páo。 出处:语词卷 • B • bāo • 胞 胞(páo) 通“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颜师古注:“胞人,主掌宰割者也。胞与庖同。” 另见bāo。 出处:语词卷 • P • páo • 胞 胞 ❶即“胞宫”。见于《灵枢·五音五味》。《类经》卷三张景岳注:“所谓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 ❷即“膀胱”(62页)。见于《灵枢·五味》。《黄帝内经太素》卷十隋代杨上善注:“膀胱包尿,是以称胞,即尿脬也。”《类经》卷十一张景岳注:“膀胱之胞者,其音抛,以溲脬为言也。”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基础理论 • 藏象生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