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瑗
释义
胡瑗
胡瑗993—1059  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姜堰区)人。因先世居陕西路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侍讲,官至太常博士。曾与孙复、石介在泰山读书10年,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体”是封建道德的准则,“用”即是准则的应用。提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先声。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讲学于苏州郡学、湖州府学10余年,创“苏湖教法”。其法:实行分斋教学制度。设经义、治事两斋,分别讲授经义与治兵、治民、治水、算数诸事,治事斋要求主修一事而兼修一事;实行因材施教原则。据学生不同材质选入不同斋舍、学习不同科目,又据各人志趣、特长分类群居,相互切磋;读书、歌乐和游息结合,调节精神、陶冶情操和贯通气血;严立规条。凡衣饰、行为风度都有规定,又注意以身示范、人格感化;重视游历考察。了解各地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见闻。苏湖二学因之声名远播,范仲淹“庆历兴学”欲以其法为太学法。皇祐四年(1052年)任为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行“苏湖教法”,学者自远而至,学舍至不能容。著作有《论语说》、《春秋口义》,均佚。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胡瑗993—1053  北宋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一作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字翼之。毕生从事教育,因祖籍安定堡(今属陕西),世称“安定先生”。年四十余,以经术教授吴中。景祐初以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设置“经义”和“治事”二斋,根据学生志愿和才能,实行分科教学。以教授有法,将学生视同子弟,故其学生常数百人。庆历间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任国子监直讲。嘉祐元年(1056年)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主持太学。当时礼部所取之士,十之四五为其学生。其学“主明体达用”。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开宋代理学思想之先河。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春秋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宋
胡瑗993—1059  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侍讲,官至太常博士。讲学于苏州、湖州间达二十余年。和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体”是封建道德的准则,“用”即是准则的应用。提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讲学分经义、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当时有明令以其教授方法为太学法。著作有《论语说》《春秋口义》(已佚)。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