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词条 | 军国民教育 |
释义 | 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 清末民初教育思潮。受19世纪末德国、日本崛起影响和有感中国屡受外侮,1902年,奋翮生(蔡锷)、蒋百里先后在《新民丛报》刊文《军国民篇》、《军国民之教育》,宣扬尚武爱国精神。提出推行学校和社会的军国民教育,即对各级学校学生实行军事训练,以军人的知识、精神、本领培养训练学生;以军队的组织方式组织社会、振作风俗,激励国民爱国御侮。次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论尚武》,纵论外侮之甚,国势之危,尚武之亟。1906年清学部颁教育宗旨有“尚武”一条,显系受此影响。民国初教育总长蔡元培以“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同时为避免使军人成为“特别之阶级”而须“平均其势力”,不得不将军国民教育作为教育宗旨之一。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发布特定教育宗旨,也有“尚武”。同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和平思潮影响,渐趋于平息。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