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术语 学说 • 总 类
词条 | 自然辩证法 |
释义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该词语原意指自然界的辩证法。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已发展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研究自然界的层次结构和发展演化规律,自然科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哲学,以及人工自然的辩证法等。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术语 学说 • 总 类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该词语原意指自然界的辩证法。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已发展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研究自然界的层次结构和发展演化规律,自然科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哲学,以及人工自然的辩证法等。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著 作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问题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论文、札记、片断等集成。写于1873—1882年。1925年首次全文出版。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0卷、第2版第26卷,节选编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3版第3卷。收入第2版全集、文集和第3版选集中的文稿编排次序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6卷中按手稿内容编排的方案。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阐释了自然研究中的认识论和辩证逻辑。在收入本书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他第一次阐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决定性作用;还阐明了人与动物在对待自然界方面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来利用自然界,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同时强调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这部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出处:哲学卷 • 马恩列斯思想、传略和著作介绍 • 著 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