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
释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在中国南部,南临南海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毗邻。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人口5 331万(2010年),居民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京、仡佬等族,壮族约占三分之一。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秦置桂林郡,部分属象郡,汉属交州,部分属荆州,唐初属岭南道,后分置岭南西道,宋为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中书省,后分置广西行中书省。明置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治今桂林市。1949年迁治南宁市。1957年批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改今名。境内地形呈盆地状,丘陵散布,河谷纵横,有大明、大瑶、勾漏、越城、都庞、萌渚及十万大山等山岭。石灰岩分布颇广,构成有名的喀斯特地貌。奇峰峻拔,山水瑰丽,桂林向有“山水甲天下”之称。西江各支流郁、柳、桂等江流向东南,汇于梧州,水力资源丰富,大部可通航。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气候冬温夏热,年降水量1 200~2 000毫米。多热带、亚热带植物,红、黄壤广泛分布。农产有稻、玉米、薯类、甘蔗、花生、黄麻、油桐、油茶、烟叶、茶叶、水果(柚、柑橘)等,并产八角茴香、桂皮等。南部培植橡胶、剑麻等热带植物,有成片原始林。北部湾水产资源丰富,沿海产珍珠著名。矿产以锰、铝土、锡、铅、锌、钨、铁、煤为主。工业以钢铁、电力、机械、化学、水泥、制糖、纺织等为主。与“东盟”国家经贸交往密切。建有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有湘桂、黔桂、黎湛、焦柳、南防、南昆、洛湛等铁路和包茂、广昆、汕昆、泉南、兰海等高速公路联系区内外。民航以南宁、桂林为中心。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主要城市有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河池、玉林、钦州、百色、贵港、来宾、贺州、崇左、防城港等,其中桂林、柳州、北海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自治区、市、县(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1958年3月15日建立。原称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12日改今名。在中国南部,南临南海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毗邻。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秦置桂林郡,部分属象郡,汉属交州,部分属荆州,唐初属岭南道,后分置岭南西道,宋为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中书省,后分置广西行中书省,明置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面积24万平方千米,人口5 331万(2011年)。居民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京、仡佬等族,壮族约占三分之一。境内地形呈盆地状,丘陵散布,河谷纵横,有大明、大瑶、勾漏、越城、都庞、萌渚及十万大山等山岭。石灰岩分布颇广,构成有名的喀斯特地貌。奇峰挺拔,山水瑰丽,桂林向有“山水甲天下”之称。西江各支流郁、柳、桂等江流向东南,汇于梧州,水力资源丰富,大部可通航。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气候冬温夏热,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多热带、亚热带植物,红、黄壤广泛分布。农产有稻、玉米、薯类、甘蔗、花生、黄麻、油桐、油茶、烟叶、茶叶、水果(柚、柑橘)等,并产八角茴香、桂皮等。南部培植橡胶、剑麻等热带植物,有大片原始林。北部湾水产资源丰富,沿海产珍珠著名。矿产以锰、铝、锡、铅、锌、钨、铁、煤为主。工业以钢铁、电力、机械、化学、水泥、制糖、纺织等为主。铁路有湘桂、黔桂、黎湛、枝柳、南防等线。公路通各县。航空、旅游业发展颇快。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主要城市有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北海、凭祥、河池、玉林、钦州、百色、合山等。有北海、防城港等重要港口。桂平市金田村是太平天囯运动策源地。左江、右江一带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有阳朔、七星岩、芦笛岩和花山岩画等众多名胜古迹,桂林、柳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并建有资源国家地质公园。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中南、东南地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