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词条 | 淮海战役 |
释义 |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起山东省临城(今枣庄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辽沈战役结束后,集结在淮海地区的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有4个兵团、4个“绥靖”区,连同后来由华中增援的1个兵团又2个军及东北南撤的2个军共80万人。1948年11月初,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领导下,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发起淮海战役。11月6—22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围歼国民党军第7兵团,兵团司令官黄百韬自杀身亡;中原野战军攻克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切断徐(州)蚌(埠)线,并将东进徐蚌地区参战的第12兵团阻止于宿县南坪集地区。其间,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2个军部、3个半师共2.3万余人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围歼第12兵团(内1个师起义),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华东野战军将徐州西逃的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包围于永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第16兵团。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全歼第2、第13兵团,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战至10日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并击退由蚌埠北援的第6、第8兵团,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从此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今连云港市海州区),西迄河南商丘,北起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辽沈战役结束后,集结在淮海地区的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有4个兵团、4个“绥靖”区,连同后来由华中增援的1个兵团又2个军及东北南撤的2个军共80万人。1948年11月初,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领导下,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发起淮海战役。11月6—22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围歼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中原野战军攻克安徽宿县(今宿州),切断徐(州)蚌(埠)线,并将东进徐蚌地区参战的第十二兵团阻止于宿县南坪集地区。其间,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2个军部、3个半师共2.3万余人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围歼第十二兵团(内1个师起义),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华东野战军将徐州西逃的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包围于永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第十六兵团。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全歼第二、第十三兵团,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至10日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并击退由蚌埠北援的第六、第八兵团,基本上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