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词条 | 清初历法之争 |
释义 | 清初历法之争 清初历法之争 清初因历法争论而引发的一起反天主教的教案,史称“历狱”。清朝建立后,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受顺治帝的尊重信任,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死,康熙帝继位。反对西法修历的杨光先早在顺治十六年即作《辟邪论》,指斥天主教为“邪教”,次年又上疏反对汤若望所修订的《时宪书》上有“依西洋新法”等字样。康熙元年(1662年)传教士利类思作《天学传概》批驳杨氏。三年,杨氏作《不得已书》称:“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利类思又作《不得已辩》批驳。杨氏上书参汤若望“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得到鳌拜等人支持,汤若望被判死刑,南怀仁等被驱逐出境。四年,在孝庄皇太后干预下,汤若望等传教士被赦免,但钦天监官员李祖白、宋可成等被杀,奉教官员被革职,并改派杨光先代汤氏为钦天监监正。次年汤若望逝世。各省督抚奉旨拘押当地西方传教士30余人,除南怀仁等教士留京,其余25人被押至广州圈禁。七年,康熙帝亲政,为汤若望平反,任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恢复《时宪历》。九年,在广州圈禁的传教士获准返回本堂。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