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渡江战役
释义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略性作战行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阴谋,一面加强长江防线,企图取得喘息时间,重整军备,卷土重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部队共100万人,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下,奉命于当晚以歼灭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集团为目标发起渡江战役,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江西省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同时,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10万余人归第二野战军指挥,威胁武汉,牵制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渡江部队于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22日解放南昌,27日解放上海。5月14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举行(武)汉浔(九江)间渡江作战,17日解放武汉。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共歼国民党军46个师43万余人,为进军福建、华南、西南,加速全中国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略性作战行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阴谋,一面加强长江防线,企图取得喘息时间,重整军备,卷土重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部队共100万人,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下,奉命于当晚以歼灭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集团为目标发起渡江战役,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江西省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同时,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10万余人归第二野战军指挥,威胁武汉,牵制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渡江部队于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22日解放南昌,27日解放上海。5月14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举行(武)汉浔(九江)间渡江作战,17日解放武汉。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共歼国民党军46个师43万余人,为进军福建、华南、西南,加速全中国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