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词条 | 游戏理论 |
释义 | 游戏理论 游戏理论(theory of play) 有关儿童游戏的实质、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理论。西方关于游戏的理论可大致划分为三种:(1) 以英国心理学家伯莱因、艾利斯(Michael J.Ellis)、亨特(S. John Hutt)、费恩(Greta G. Fein)等人为代表的游戏唤醒说,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学习理论;(2) 以巴特森(Daniel Batson,1943— )为代表的游戏元交际理论,主要着眼于游戏的主题信息交流;(3)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 )、萨顿-史密斯(Brian SuttonSmith,1924— )等以认知适应结构为基础,把游戏作为行为变异性的来源。中国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游戏理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性质转变,游戏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游戏的研究范围逐渐拓宽。 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