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
❸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❹事物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各不相离。”
❺思想;心意。《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❻中国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
出处:语词卷 • D • dé • 德
词条 | 德 |
释义 | 德 德〔惪〕(dé) ❶道德;品德。如:美德;德才兼备。《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❷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 ❸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 ❹事物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各不相离。” ❺思想;心意。《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❻中国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 出处:语词卷 • D • dé • 德 德 道教教义重要概念。其重要性仅次于道。《道德经》云:“道生之,德富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认为德是道的载体。《道教义枢》云:“道德一体,而其二义”。吴筠《玄纲论》云:“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义、道术 德 见“道德”。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