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词条 | 心理学派 |
释义 | 心理学派 心理学派 见“奥国学派”。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心理学派 美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卡迪纳(Abram Kardiner,1891—1981)等。受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思想的影响,认为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基本人格,而这种基本人格又决定了文化的命运,文化差异正是不同基本人格的差异,因此研究文化必须从个人着手。20世纪50年代初因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反对而衰落,但60年代又以新的形式复兴。 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心理学派 美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米德、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卡迪纳(Abram Kardiner, 1891—1981)等。通过美国印第安人及大洋洲各族的大量调查,试图找出个人人格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各个独特的文化模式。认为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基本人格,而这种基本人格又决定了文化的命运,文化差异正是不同基本人格的差异,因此研究文化必须从个人着手。20世纪50年代初因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反对而衰落,但60年代又以新的形式复兴。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民族社会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