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中南、东南地区
词条 | 高山族 |
释义 | 高山族 高山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台湾省。人口近50万(2011年)。中国大陆高山族人口0.4万(201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不同的分支。使用不同语言。无文字。据文献记载,高山族祖先为百越中闽越的一部分。三国时称“山夷”,隋称“流求土人”,唐以后陆续有祖国大陆和南洋等地的其他民族迁入、融合,明称“东番”、“夷”,清称“番族”、“土番”等。日本侵占台湾期间,被称为“蕃族”、“高砂族”。1945年台湾光复后统称为高山族。台湾当局一度称其为“山地同胞”,现称“原住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旱稻、粟、黍、芋、薯等。手工艺有纺织、编篮、刳木、雕刻、削竹、制陶等。以社为聚居单位,一社一般有六七十户。各社首领由社内群众推选。服饰种类较多,一般用自织麻布、棉布和皮革制作。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半腰裙等。妇女穿有袖或无袖短上衣、围裙和自肩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围裙上刺绣,喜欢以贝壳、兽骨磨制的装饰品。食物以大米、小米、玉米、薯芋为主,爱饮酒,喜嚼槟榔。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中南、东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