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派、组织、机构
词条 | 北传佛教 |
释义 | 北传佛教 北传佛教 包括“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大系统。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地。因自印度北传而得名。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一说为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一说为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支谶、鸠摩罗什、玄奘等众多翻译家的传译,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至隋唐产生律宗、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三阶教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众多宗派,并形成汉译《大藏经》,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影响极大。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后,又形成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并再传至蒙古族等地区。4世纪后期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陆续形成华严、慈恩、中神、始兴(合为教宗)和曹溪、天台、摠南(合为禅宗)等宗。15世纪后,禅宗派别曹溪宗比较流行。6世纪前半叶佛教由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8世纪形成三论、法相、成实、俱舍、律、华严等南都六宗。9世纪又由中国传入天台、真言两宗。13世纪后,日本又兴起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等镰仓新佛教,并从中国传入禅宗。2世纪佛教由中国传入越南,禅宗、净土宗较为流行。19世纪以后,北传佛教又传入欧美地区。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派、组织、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