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性不可善恶言 |
释义 | 性不可善恶言 性不可善恶言 北宋王安石用语。认为人性中含有善或恶的因素,政治调整应根据时势,视人情而定。是其确立“改易更革”的理论基础之一。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孟子·告子》)。王安石承续了告子的学说,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性不可言善恶,善恶只是情之成名。王安石反对孟子、荀子的人性善恶说,认为:“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王文公集·性情》)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