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总 类 • 总称、地区、通称等
词条 | 十二州 |
释义 | 十二州 十二州 ⑴ 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书·尧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释作“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在禹置九州之前。到马融才解释作舜在禹治水后,就禹所置九州分置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后世释经家多采用马说。近代学者认为十二州的传说,当由汉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马氏所释十二州名,乃杂取《周礼·夏官·职方氏》、《尔雅·释地》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 ⑵ 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符合经义,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刺史部,改置雍、豫、冀、兖、青、徐、扬、荆、益、幽、并、交十二州。东汉光武帝罢十二州,恢复西汉旧制。 ⑶ 三国魏分境内为司隶(亦称司州)、冀、豫、兖、青、徐、荆、扬、雍、凉、并、幽十二州。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总 类 • 总称、地区、通称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