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词条 | 实录馆 |
释义 | 实录馆 实录馆 官署名。明、清各代例开之修书馆。自唐代始,新皇帝例敕史臣为已故皇帝纂修实录。明代制度,帝亡故即设馆修实录,视为大典。初以文武臣为监修,后改以勋臣为监修官,内阁大臣为总裁。纂修官则由内阁于翰林院、詹事府诸官内具名题请。书成,誊录正副二本,底稿于进呈前焚毁。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本始藏于皇史宬。清代沿袭此制,隶内阁,故有内阁实录馆之称。凡修实录,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充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充副总裁官。副总裁以上由皇帝特简。实录修成,由满、蒙、汉三种文字各缮录五份,并举行进书仪,然后分藏于皇史宬、大内乾清宫、内阁实录库和沈阳清宫各处。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