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卢克莱修
释义 Lukelaixiu
卢克莱修(卷名:外国文学)
Titus Lucretius Carus (约公元前98~公元前55)
  古罗马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生平不详。公元 4世纪的基督教作家基洛尼姆斯说他因饮丹药而发狂,在发病间隙中作诗,后自杀。史家对这一说法一般持怀疑态度,可能是基督教作家对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恶意中伤。他的唯一作品是长诗《物性论》,共 6卷,是古希腊罗马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而系统的哲学长诗,主要阐述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旁及认识论和伦理学。叙述在描写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瘟疫时中断,作者临死前未及对全书润色加工,死后由西塞罗整理定稿。
  卢克莱修认为,一切物质皆由原子组成,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变成无;原子具有一定的形状、重量,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原子结合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消失不是物质的消灭,而只是构成物质的原子的分离;原子是永恒的,宇宙是无限的,是变化和发展着的。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物质的,由原子组成,随人体的死亡而死亡,不必对死后的生活怀有恐惧。在认识论方面,他肯定感知的作用,认为它是认识外部世界的泉源。他强烈批判宗教偏见,认为它是人类罪恶的根源,只要人们正确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消除对幻象和超人的自然力的崇拜和恐惧,宗教偏见就会消除,因此,他在诗中努力用原子论和其他物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对问题的解释“较深刻”(马克思语),有些理解到现在仍然使人感到惊叹。诗中还论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虽然他的社会观有唯心主义成分,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推测。《物性论》全诗规模宏大,风格崇高,不少比喻形象生动,使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浅显易懂,富有说服力。马克思称卢克莱修是“朝气蓬勃、叱咤风云的大胆诗人”,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后世欧洲有一定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