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代纸币
释义 Zhongguo gudɑi zhibi
中国古代纸币(卷名:经济学)
paper currency in ancient China
  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府发行的纸币。西汉政府曾于公元前119年采用“白鹿皮币”,可视为纸币最早的尝试。唐代后期出现过具有汇票性质的“飞钱”。真正的纸币产生于北宋。
  北宋的交子  北宋时,四川地区农业、手工业都有发展,每年丝蚕米麦将熟的季节,交易特别繁忙,需要大量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而四川是铁钱流通区,铁钱形大体重,三、五贯文就难以携持。于是有些商人就收取铁钱,开发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叫做交子,可以兑现,也可以流通。这就产生了最早的纸币,从而使中国成为纸币流通最早的国家。
  交子原是商人自发分散发行的,后来逐渐发展为十余家富商联合发行。发行交子的富商称为交子户或交子铺。这时的交子已用一色纸张印造,票面印有屋木人物图案,有铺户的印记、密押,成为有统一样式的票券。天圣元年(1023)交子被收归官办,纸币制度更趋完善,内容包括:①有一定的发行限额,每界为1256340贯。②有一定的流通期限,大抵是三年(实满二周年)一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③有发行准备金,即所谓本钱。大凡造一界,应备本钱36万贯,规定可以随时兑现,为信用货币性质。④最初票面金额用时填写,后来改为印就固定金额。1105年改称交子为钱引,一度推行于国内许多地区。(见彩图)


  南宋、金、元的纸币  南宋时,不同名目纸币的发行与行使遍及全国大多数地区。在东南诸路行使的叫行在会子,两淮地区的叫淮交,两湖地区的叫湖会。四川交子这时改称川引。名称各异,但皆取合券取钱或领钱凭证之意。以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当时经济最发达,因而在东南诸路行使的行在会子是南宋最主要的货币。
  当时北方的金受宋的影响,也曾于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开始印造纸币,称为交钞,并逐渐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金人纸币最初也是分界发行,以七年为一界,但于1189年取消分界,交钞无限期流通。在金朝覆灭前的20年间,交钞因严重通货膨胀而崩溃,又不断改发贞祐宝券等多种名称的纸币,其中还包括一种用绫制的元光珍货。


  元朝建立后,于中统元年(1260)开始发行中统元宝交钞,其后一直行使。政府财政收支和市场交易都以中统钞计算。至元二十四年(1287)发行至元通行宝钞,与中统钞并行。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又改发至正元宝交钞,即新中统钞,背面有“至正印造”戳记。以前发行的纸币,不论其贬值与否,性质还都属信用货币的纸币化。元初发行“以银为本”的中统钞时,仍是信用兑换券性质;但后来停止金银兑现,并禁止金银铜钱流通,便从信用货币发展为不兑换纸币。这是最早的纯纸币流通制度,在世界货币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影响深远。特别是元代版图辽阔,盛时中国纸币北穷朔漠,西贯中亚,皆通行无阻。欧人来东方者,大为惊异。马可·波罗(约1254~1324)说:“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价,竟与纯金无别”(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元代发行纸币的很多具体做法,为后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明、清的纸币  明洪武八年(1375)发行大明宝钞(见彩图),后不断贬值。政府虽未明令废止宝钞,但约在十五六世纪时实际上已不使用,一切支付用白银和铜钱。清顺治年间曾短期发行过少量纸币,后于咸丰年间发行户部官票(银票)(见彩图)和大清宝钞。后二者的发行虽已进入近代,但还未受到西方纸币的影响,仍属中国式的旧纸币,现今人们还常称纸币为“钞票”,即由此而来。
 


  纸币是一种比较进步的货币制度,但历代封建政府总是借助纸币发行以填补日益巨大的财政赤字,因而最后都毫无例外地走上恶性通货膨胀的道路,使人民遭受巨大的损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