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特鲁里亚文化
释义 Yiteluliya wenhua
伊特鲁里亚文化(卷名:考古学)
Etruscan Culture
  意大利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因其属有者伊特鲁里亚人而得名。分布中心约在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省,其后逐渐扩及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年代约在公元前 8世纪至前5世纪。晚于微兰诺微文化,后为罗马所征服。考古发掘研究始于19世纪。
  关于伊特鲁里亚人的来源,在古代即有东来、北来、本土诸说,目前亦无定论,但以东来(小亚细亚或东部地中海)和本土二说较为有力。伊特鲁里亚人到来之时,当地正处于微兰诺微文化阶段,经过较长时期的混居同化以后,才逐渐形成伊特鲁里亚文化。前6世纪至前5世纪,伊特鲁里亚国家达于鼎盛,在各地建立了城邦。前4世纪,各城邦先后被罗马征服。伊特鲁里亚人善于开发水利,建有灌溉系统,农业较发达,工商业也很兴盛,与希腊、迦太基以及北方的凯尔特人皆有频繁的贸易。他们精于冶金工艺,金银首饰、铜镜、金银细工制品大量外销,远及凯尔特人地区。
  伊特鲁里亚城镇多是在微兰诺微文化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遗址主要有卡西里、维爱、塔尔奎尼亚、武尔奇、丘西等。除丘西深处内地,维爱邻近罗马外,其余皆离海较近。城址位于山上,土木建筑较发达。墓葬多在城郊。随着伊特鲁里亚人建立国家,土葬日益流行,并由长沟形墓发展为石室墓,随葬品也日趋豪华。到前6和前5世纪后,更出现大规模的冢墓,巨冢圆周直径可达数十米,内部结构复杂,有墓道、侧室、主厅之分,并装饰浮雕、壁画,称为“画墓”。其中尤以卡西里、塔尔奎尼亚等城的巨冢画墓为著。
  伊特鲁里亚人采用希腊字母书写本族语言,现已发现书写于器物、墓壁上的简短铭文约有数千款,但由于伊特鲁里亚语不属印欧语系,至今犹未释读成功。其壁画受希腊影响,善于描绘日常宴乐和葬仪等,神庙建筑亦与希腊相近,但以木构为主,外壁饰以彩色鲜丽的陶板,他们还精于制作陶塑人像和有塑像的陶棺。伊特鲁里亚文化对罗马和欧洲其他古代文化都有较大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