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和
释义 taihe
太和(卷名:哲学)
  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气一元论哲学的重要范畴。始见于《周易·乾·彖辞》:“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表示天地、四时之气不失其序,很谐调。“和”在西周末已具有初步哲学意义,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春秋时晏婴说:“和如羹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与绝对的、没有差别的同一相区别。后人多用“太和”形容社会的太平景象。张载借用了“太和”这一范畴的和谐、统一的含义,用来表示气的一种状态,即阴阳二气和合的统一体。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王夫之注解说:“阴阳异撰,而其缊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也。”太和表示太虚中阴阳处于和谐的状态,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张载又认为,太虚中阴阳二气,各有不同的特性,阳气为浮、升、动,阴气为沉、降、静,因而产生对立,互相激荡、摩擦、排斥,“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阴阳二气的相互排斥、吸收,造成了太虚之气的运动变化。“太和所谓道”,也就是“阴阳合一存乎道”,道就是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推移的过程。张载丰富了太和这一范畴的内涵,不仅指阴阳二气的和谐、统一,而且指出在和谐、统一中又包含了对立,对立双方的互相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从而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