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释义 jiɑoyu kexue yɑnjiu jigou
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卷名:教育)
  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门机关。它是随着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发展和师范教育的出现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历史沿革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在柯尼斯堡大学创办了教育研究所。1943年,苏联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1966年改组为苏联教育科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不断革新,各国都很重视发展与革新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也相应发展起来。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科学研究网。在横的方面,中央有研究所(院)、情报资料中心和统计中心,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研究机构。在纵的方面,有中央、地方和大学三级研究机关。国家设立的教育科学研究机关,有的着重在进行研究工作;有的着重在组织协调全国的研究任务。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不少民间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他们受政府和经济团体的资助和委托,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产生于清代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先是受西方教育学说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所受到的影响不同,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用不同的观点,对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当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直至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才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基地。
  中国专设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出现得比较晚。中华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于1933年在桂林设教育科学研究所,曾在中小学进行过教育实验。抗日战争期间,延安中央研究院设置教育研究室,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省、地区和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先后设立了教学研究机构。5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建立了一些专门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机构。1979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通过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重点课题,这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机构起了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56年筹建,1960年正式成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解散。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它的基本研究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对国内外教育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体系,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为建设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委托,还担负协调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的任务。该所设有教育理论、教学法、教育心理、教育史、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情报研究和图书资料等室。编辑出版《教育研究》、《外国教育》两个刊物,还附设有教育科学出版社。
  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的教育科学研究所(室),在领导体制上有三种形式:①独立设所,由教育厅(局)领导。②附设在高等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由厅(局)和学院双重领导。③附设在教育厅(局)内。它们的任务,侧重于应用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并以研究本地区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为主。
  高等学校建立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在体制上有两种形式:①独立设所或把几个所统一组织为教育科学学院,直属院长、校长领导。②系(教育系)所结合,设少数专职人员。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主要为改善教育学科的教学和培养教育专业人才服务。同时为了教育学科教材的建设,逐步开展了基础理论的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