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康有为
释义 Kɑng Youwei
康有为(1858~1927)(卷名:教育)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1858年 3月19日生,广东南海人。清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
  康有为生活在清朝国势日蹙, 内外交困的年代。 目睹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激于爱国热忱,从1888年至 1898年,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 要求变法。他在著名的《公车上书》(1895)中建议“变法成天下之治”。 并先后组织强学会、 圣学会、保国会,办报纸, 宣传改良主义理论。 1898年依靠光绪皇帝发动“变法维新运动”。这一史称“百日维新”的“戊戌变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以遭受慈禧太后的镇压而失败。康有为逃亡海外,先组织保皇会,后改名国民宪法政会, 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他组织孔教会,鼓吹尊孔复古。1917年又参加张勋的复辟活动,政治上愈趋堕落,1927年 3月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早年学程朱理学,后转崇陆王心学,中年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他的思想具有新旧并陈、中西杂糅的特点。他主张“渐进”而反对“骤变”,提倡“托古改制”。这是他一生开始主张“变法”,后来转变为“保皇”,进而反对民主革命的思想根源。
  在近代教育史上,康有为是“教育救国论”的宣传者,他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国家的强弱是以文化教育是否发达为转移的;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穷理”就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劝学”就是普及教育。因此。他多次呼吁清政府兴办新式教育,引进西方学校制度和科学技术。“变科举”、“兴学校”是康有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以他为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变法”的基本政策。
  康有为指责科举制度是愚民政策,只能使人脱离实际,闭塞聪明。选拔的人才,往往空疏无用。因而,康有为建议开办小学、中学和大学。他要求国家对儿童实施强迫的普遍的义务初等教育。他提出:“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他主张中学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加深文化知识的传授,并增加外国语和实用学科。他提出:“县立中学,十四岁而入,增教诸科尤深,兼各国文,务为应用之学。”至于大学,康有为提出设“经学、哲学、律学、 医学”四科,在首都设京师大学堂。他还建议成立“学部”(教育部)统管一切教育事务。此外,在筹集教育经费,“派游学”、“译西书”等方面,也提出不少积极的方案,这些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得到部分实现。
  康有为在所著《大同书》中,还设计了理想的教育制度。在“大同”社会,设“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分阶段进行教育。 “育婴院”对儿童实施学前教育,由公家抚养 。地址设在 “楼居少而草地多”的地方,“多植花木, 多蓄鱼鸟”, 以培养和陶冶儿童的“仁心”。教育的重点是:“务令得宜以壮儿体”,即保证儿童身体得到健壮成长。在“小学院”阶段,由于“童幼之性尤好跳动,易有失误,盖未至自立自由之时”,所以一切起居、饮食、衣服、游戏都要妥善安排,做到“固不可多束缚以苦其魂,亦不可全纵肆以陷于恶”。这个时期的教育重点是“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即体育(健康)第一,智育第二。在“中学院”阶段, 他认为“人生学问之通否, 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学龄”,至关重要。校舍宜宽广,食堂、图书馆、体育场、 实验室等设施要齐全。 根据学生“脑气未充,身体尚弱”的年龄特点,除“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在“大学院” 阶段, 由于“大学皆专门之学,实验之学”,目标在于培养专业人才。所以除德育、体育外,“专以开智为主”,即把智育放在首位,学生按照志愿选择专业,“人人各从其志,各认专门之学以就专科之师”。康有为引进欧美教育制度的思想。对清末、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曾起过一定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9: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