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隆基
释义 Li Longji
李隆基(685~762)(卷名:中国文学)
  唐代诗人。即唐玄宗,睿宗李旦第三子,曾封临淄郡王。中宗死后,韦后乱政,他起兵诛灭韦氏及其党羽,拥立睿宗。不久,睿宗就禅位于他。他即位初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革除积弊,使政局得以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开元之治”。晚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宠爱杨贵妃,沉湎声色,朝政日渐腐败,终于在天宝十四载 (755)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次年,他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即位为肃宗,尊他为太上皇。回长安后抑郁而死。谥曰明,故亦称唐明皇。
  李隆基精通音律,工八分书和章草。唐代帝王多能诗,他和太宗李世民更为后世所称道。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认为其诗“骨气”胜于太宗,并对他的《早度蒲津关》中“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和《幸蜀西至剑门》中的“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等名句,作了很高的评价。此外如《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等诗,也很有气概。
  《全唐诗》录存其诗 1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