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国美术
释义 Fɑguo meishu
法国美术(卷名:美术)
Franch art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历史悠久,公元前 6世纪后期,今天的法国地区为克尔特-高卢人占据。前2世纪末罗马帝国开始入侵,凯撒征服了高卢全境,使它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从此,高卢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公元486年,蛮族法兰克人的国王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开始了墨洛温王朝。751年,加洛林王朝取代旧王朝,传至查理大帝时,加洛林王朝达到了顶峰时期。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为3个部分,查理(秃头)分得莱因河以西地区,建西法兰克王国,即今天法国的前身。
  法国美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主要阶段:原始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
  原始与古代美术  在法国保留下的史前艺术品和遗址很多。原始雕刻有石雕、骨雕、泥塑等。被人们称为洛塞尔的维纳斯(浮雕)是一件较早的作品,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这个女性一手持牛角,一手置腹部,可能是正在主持着一种巫术的活动。这个时期的人物雕塑以女性为多,在形体上着重刻画了一些女性的特点。在帕普岩洞发现的一件象牙雕刻的女子头像,形象精妙,发式优美,面部富有弹性。在旧石器时代更多的是对动物的刻画,如骨刻《小羚羊》、《野马头》以及带有情节性的骨刻《渡河的鹿群》等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艺术品,当时的岩洞壁画多表现狩猎题材,大多画在洞的深处,这可能与原始人的巫术、祭祀活动有关,这些地方成为人类最早的祭坛。在康纳克岩洞发现的《野山羊图》是奥瑞纳时期的一件作品,山羊的轮廓基本上是准确的。在拉斯科岩洞保存有马格德林时期的壁画,动物的形态更加生动,在《三牛一马》图里可以看到最早构图意识的表现。在这个岩洞里画的《大黑牛》、《独角兽》、《两只牡牛》等都很有艺术的魅力。此外,三兄弟洞、尼欧洞、丰德高姆洞等处的岩洞壁画也都各有特色。在中石器时代,法国的阿齐利文化最为著名。这个时期岩洞壁画和雕刻品都减少了,主要发掘出一批带有彩色图案的鹅卵石,这些彩色石也可能与祭祀有关,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此后,又有塔德努瓦文化,在公元前7000~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康皮尼文化为代表(以塞纳河沿岸的康皮尼命名),时间在公元前6000~前4000年间。这时冰河期结束,人们开始营造半地下圆型住室。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泥陶器皿出现,上面刻有几何形状的花纹。公元前34年出现了巨石文化,青铜初期的布列塔尼石柱、石棚最为著名,其中有酷似人形的石柱,有的高达20.3米,柱上常刻有几何形的线条。
  公元前6~前5世纪,克尔特人(高卢人)侵入。他们的工艺水平很高,并善于营建坚固的城堡。在南部的罗克佩蒂塞有一座神庙遗址,门廓有 3棵四方形的柱子,柱身刻有深槽,内饰有人的头骨,这可能与部落的祭祀有关。门廓的柱顶上还有一只石鸟,含有象征意义。
  公元前 6世纪初在法国南部沿海一带建立了一些希腊的殖民地,这一带的建筑物使用了希腊的柱式。公元前2~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高卢后,开始在罗马艺术的影响下建筑城市,当时最著名的城市有阿雷拉特(阿尔勒)、吕格迪尼姆(里昂)、吕泰蒂亚(巴黎)等。古代的里昂城有一条长 300米,宽5~9米的大街,城内有集议场、神庙、竞技场和一座可容14000人的剧场。当时,公共设施也得到了发展,如公元前1世纪末~公元1世纪建于尼姆附近的加德桥颇为壮观,这是一座多层的连环拱形桥。更为著名的为尼姆的方形神庙(公元前1世纪末~公元1世纪)、欧坦的圣安德烈大门(公元 3世纪)、奥朗日的凯旋门(公元前1世纪)等,这些建筑物在风格上既受罗马的影响又有地方的特色,所以后人把这种风格称作为高卢-罗马式。高卢-罗马风格也体现在雕塑创作上,当地的雕像,比较重视个性的刻画,有一种纯朴、粗犷的特色。石雕《高卢人头目像》(公元 1世纪)、《小盲女》(约公元 1世纪)、青铜雕《小船上的丰饶女神像》(公元2世纪)、花岗石雕《墨丘利雕像》(公元1世纪)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公元3世纪中期,日耳曼人开始入侵,高卢首当其冲地遭到连年战争的蹂躏。4世纪后才开始恢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高卢逐渐向中世纪过渡。
  中世纪美术  5~10世纪是中世纪的前期,这个阶段的美术有这样几个特点:①蛮族入侵,使得原有的高卢-罗马的建筑物和城市遭到了破坏。一般地说文化低下的民族进入高文化地区都要经过一个破坏阶段。法国中世纪美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它的文化起点很低。②蛮族的迁徙,也带来了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它和原有的高卢--罗马文化进行了融合。③由于基督教被承认,为宗教服务的艺术日益得到迅速的发展。8~9世纪时,查理大帝提倡复兴古代文化艺术,于是产生了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不过,这个运动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它缺乏经济和社会基础,同时在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独创。11~12世纪在封建势力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发展起来罗马式美术。从此,法国中世纪美术开始进入繁荣阶段。在建筑上有宗教和世俗两个方面的建筑物,其中宗教建筑显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法国著名的罗马式教堂有阿尔勒地区的圣特罗菲姆大教堂(12世纪末)、圣吉尔大教堂(约1160~1170),阿基坦地区的昂古莱姆大教堂(1105~1128),佩里格的圣佛隆大教堂(1120~1179),普瓦捷的圣姆大教堂(12世纪),伯艮第一带的欧坦大教堂(1090~1132)、克吕尼大教堂(1089~1131),北部卡昂城的三位一体教堂(1062~1140)等。这些教堂在风格上不完全相同。例如南部的阿尔勒地区的教堂比较多地受罗马建筑样式的影响,而阿基坦地区的建筑带有明显拜占庭建筑的色彩,欧坦大教堂和克吕尼大教堂则又注重装饰,显得较为华丽。罗马式的世俗建筑多是一些城堡式的房子。墙壁坚厚,窗户很小,比较沉闷,缺乏变化。典型的建筑物有克吕尼的12世纪居民住宅、圣安东尼市政局(12世纪)、枫丹白露修道院食堂(12世纪末)等。
  哥特式美术  在12世纪中叶,最早兴起于法国北部,后风靡欧洲,这一风格的出现是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教会势力的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城市把哥特式大教堂看作是城市的象征,不仅供人们作礼拜之用,还常常作为人们集会的场所。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12世纪中叶为早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物还保留有罗马式的痕迹。圣德尼教堂被认为是较早的一座哥特式建筑物。在早期更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著名的巴黎圣母院(1163~1250),这座教堂后又在14世纪进行过一番改建。从这个教堂可以看到哥特式教堂的一些特点: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的,但两翼很短,5条长廊,东边祭坛外边呈半圆形,西面正门两侧有高塔,十分华丽。哥特式建筑广泛使用尖拱券、彩色玻璃窗、垂直的柱子和簇柱,外边的屋顶上饰有许多参差不一的小尖塔和轻盈的飞扶壁,整个建筑物显得玲珑剔透,这要比罗马式的建筑秀洒飘逸得多。中后期的哥特式教堂一味强调高度,有些建筑物的轮廓线呈放射式或火焰式,给人一种紧张不安、腾空向上的感觉。兰斯大教堂(1210~14世纪最后完工)就是属于放射型的,它的各个部位皆细长向上发展,尖塔林立,如大树的枝杈升空。著名的鲁昂大教堂(13~15世纪)带有火焰纹式的特色,尖塔如跳动的火焰,呈现出不安定的节奏感。法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很多,论技术水平都不错,并各有自己的特色。世俗方面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物有圣康坦市政厅(1351~1509)、鲁昂的司法宫(1499~1509)等。
  中世纪的雕塑大多与建筑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罗马式之前的雕刻往往带有蛮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人物的形体不大准确,有种稚拙的意味。罗马式早期的雕塑还比较粗糙,一些浮雕板上的人物形态呆板,大多表现宗教题材。在欧坦大教堂正门上边有一块拱角板浮雕较为精彩,作于1130~1140年间,上面刻画的是《最后审判》的故事。构图的中央是耶稣基督,他的身躯要比其他人物大得多,背后有圣光,基督的左边是一些行善的人正在进入天堂,右边是一些罪人,天使正忙着为他们衡量罪恶,下边一排是复活的人群,其中有不少裸体人像。在欧坦大教堂有一块描写偷食禁果的夏娃的浮雕,人物神态生动逼真,缺乏常见的禁欲主义的气息。罗马式的绘画和雕刻差不多,同样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罗马式时期最著名的湿壁画之一是画在圣萨万教堂墙上的壁画《圣阿汗戈尔战龙》。
  由于哥特式建筑重视装饰,所以雕刻的作用更加明显,每个教堂都有不少雕塑。例如,兰斯一个教堂就约有大小雕像2300个。哥特式的雕像逐渐摆脱了建筑物独立存在,人物的形体自由,常呈S状,衣纹富有变化,具有动感。题材虽然也大多是宗教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理想,富有生活气息。工匠们常常按照自己想法来表现宗教人物,甚至在个别的作品中流露出对教会或社会不满的情绪,巴黎圣母院门上半圆形拱角板浮雕《圣母升天》(13世纪)十分精采,人物生动,并注意到了构图的完整性。在西门上还有一组表现劳动者形象的浮雕,他们从事不同的农业劳动,寓意一年四季中季节的变化。在兰斯圣母大教堂西门上有一组雕塑《圣母马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13世纪30年代),它充分显示了哥特式雕刻艺术已经成熟。圣母的形象典雅优美富有人情味,让人联想到古典希腊的雕像。13世纪末叶哥特式雕塑更加精美、典雅与庄重,这可能与当时流行的骑士文化有关。当时,斯特拉斯堡和亚眠等教堂的雕像都是这样,人物有一种优雅的神态,他们并不是厌世者而是颇有生活的情趣。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湿壁画,这是由于教堂缺乏大面积墙壁的原故。中世纪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画十分出色。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的玻璃画最为出色,很有代表性,在这里不仅有圣经题材,还有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描写,人物生动,构图严谨,色彩艳丽。在鲁昂、兰斯、布尔日等地的哥特式大教堂都有精美的玻璃窗画。当时,湿壁画大多画在一些世俗建筑物的墙上,如在阿维尼翁教皇宫中就有精采的壁画(1342年开始)。壁画上除了宗教题材外,还有一些描绘世俗生活的场面。其中有一幅《带鹰出猎图》颇为生动,画上有生动活泼的人物,也有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景象,这样的画在中世纪的确不大常见。中世纪法国细密画也很出色。14世纪的细密画插图很普遍。《大法国编年史》(14世纪下半叶)的插图色彩明快,构图严正,颇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生在尼德兰的林堡兄弟大约在1399~1406年在巴黎学习,是15世纪著名的细密画画家。他们主要作品有为《贝里公爵祈祷书》(约1413)、《贝里公爵豪华本祈祷书》(约1411~1416)作的精美插图。在后一本书中,他们以寓意的手法描绘了12个月的景色,在画面上闪出现实主义的光芒。
  文艺复兴美术  法国的文艺复兴较晚才开始,这是因为百年战争的关系。英法之战,最后以法国胜利而告终。领土的恢复,地方封建割据势力遭到打击,从而提高了国王的威信,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以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军入侵意大利,接触到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史称为“意大利的发现”,此后,意大利画家相继来法。16世纪上半期有一些意大利的样式主义画家为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务,形成了第1代的枫丹白露画派。法国同时也接受北欧尼德兰美术的影响。巴黎成为南北欧美术的汇合点,在南北欧艺术的影响下,法国画家又结合本民族的传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法国画派。
  E.夏隆东是法国文艺复兴早期的一位南方画家,15世纪40年代活跃在普罗旺斯地区,有两幅著名的代表作:《圣母加冕》(1453)、《哀悼基督》(1455)。在他的作品上可以看到来自意大利和尼德兰两方面的影响。15世纪大画家J.富凯像意大利的乔托一样开辟了人文主义美术的道路,使艺术与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富凯善于画肖像,画出的人物很有个性特色。他还为一些书籍作过插图,这些插图富有生活气息。与富凯齐名的J.克卢埃比较爱画细部,画面上的人物和周围的环境都画得十分逼真生动。15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是受意大利艺术影响的M.科隆布,他的代表作有《圣乔治战龙》(1508~1509,卢佛尔博物馆)等。
  进入16世纪,第1代枫丹白露画派的艺术家有来自意大利的F.普里马蒂乔、F.罗索、雕刻家 B.切里尼(1500~1571)等人。枫丹白露画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艺术为王宫服务,因而带有华丽与歌功颂德的特色。当然,他们还有更为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材,促进了法与意艺术的交流。16世纪上半期,肖像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克卢埃父子是当时最出名的宫廷肖像画家,儿子F.克卢埃被人称为“时代的光荣”。他的肖像画,技巧更加娴熟,人物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当时,还有一位里昂的高乃依也是一位肖像画的高手,他很重视人物的心理刻画,代表作为《皮埃尔·埃梅里克肖像》(1534)等。总之,法国16世纪的肖像画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朴素真挚,并不是像意大利画家那样美化对象,也不是像尼德兰画家那样热心于繁琐细节的描绘。16世纪著名的雕塑家是J.古戎,在巴黎曾与著名建筑师P.莱斯科合作从事建筑装饰工作。他的作品典雅抒情,富有人情味儿。1547~1549年间,他为贞洁喷泉作了6块极优秀的浮雕,人物体态轻盈,衣纹柔美,仙袂飘飘,几个仙女宛如在梦境之中。他的代表作还有圆雕《狄安娜与鹿》(1558~1559)等。当时,与古戎齐名的另外一个雕塑家是G.皮隆。他出身石匠之家,风格较为朴实,代表作有为亨利二世夫妇作的青铜、大理石陵墓雕刻(1563~1570)。
  17世纪美术  法国17世纪美术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上半叶比较有生气,不同的艺术流派并存,主要有宫廷内的古典主义,宫廷外的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古典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受宫廷的控制,艺术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后者不受宫廷控制,以古典艺术形式歌颂人类和大自然,有理性主义的色彩。法国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反映了市民和下层人民的思想生活和对美的追求,它无疑是在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且与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17世纪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指路易十四亲政以后,随着王权的集中与巩固,宫廷古典主义艺术越来越占上风,此时,描绘下层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则受到排挤,日趋衰落。
      


  17世纪上半期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是S.乌埃。他在意大利住了近30年,1627年回到巴黎,成为宫廷首席画家。他的作品多描绘神话、宗教题材,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歌颂王朝,风格华丽庄严。例如,他所作的《女性的象征》,在画面中央坐着希腊神话中的智慧才艺女神弥涅尔瓦,人物背后是希腊柱式。这幅画的含意是:王朝是贤明的,智慧与才艺受到了宫廷的保护。
  宫廷外的古典主义美术以N.普桑为代表。普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无君的思想。他崇拜的是人类与大自然而不是君王,希望世界是和平、宁静与幸福的,不再有压制、暴力和狡诈。二是理性高于一切。普桑创作的《阿卡迪亚牧人》(1638~1639)就是一幅表现理性主义思想的作品,画家好像探索着人的生死荣辱的问题,这幅画唤起人们的理性与良知,要人们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稳定和不屈”(普桑语)。普桑虽然在艺术上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艺术的传统,但他师古而不泥古,仍然是一位颇有独创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风格典雅清新的主题性绘画、肖像画、风景画。克洛德·洛兰是宫廷外古典主义的风景画家。在气质上,他更像一个诗人,他的风景画有着浓郁的抒情味和传奇色彩。法国17世纪上半期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有J.卡洛、勒南兄弟、G.de拉图尔、瓦朗坦·德布洛涅等人。著名的版画家卡洛以敏锐的观察力表现了法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情景。人们称他为“时代的采访员”。勒南三兄弟是A.勒南、L.勒南、M.勒南,他们带着极大的同情心关心和描绘农村的题材,创作的作品都毫不加粉饰地再现了农村生活情况。放弃了神话和宗教题材,单从题材而论这在当时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大革新。当时,一些官方评论家认为他们的画粗俗不堪,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卡拉瓦乔主义也影响了一些地方画派的画家。拉图尔是洛林地区的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现实主义画家。他虽然大多是画宗教题材,但是画面上的人物却是法国的农民,人物的衣着打扮,周围的生活环境用具皆带有泥土的芳香。他的作品,宗教气氛都很淡薄。瓦朗坦·德布洛涅的作品与卡拉瓦乔作品相比较几乎可以乱真,可见卡拉瓦乔主义对法国艺术的影响还是很强大的。如果把法国17世纪的艺术看成是只有一个古典主义画派,这是不公正的,在17世纪上半叶至少存在着以上 3个主要的画派。
     
 


  17世纪下半叶是宫廷古典主义的全盛时代。为了把艺术更牢固地掌握在官方的手中,1648年成立了绘画与雕塑学院,这个学院于1655年又冠以皇家二字。在路易十四执政时代,为了显示王权的庄严、伟大,不惜重资建造了著名的凡尔赛宫。不少建筑家、雕塑家、画家曾为这座王宫出力。C.勒布伦是17世纪下半叶宫廷首席画家,也是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院长,曾为凡尔赛宫作过大量的壁画和天顶画。他在创作中常常借用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为路易十四歌功颂德。他的艺术是把古典主义与巴洛克两种风格糅合在一起,因此具有折衷主义的特色。另一位宫廷画家P.米尼亚尔是勒布伦的主要对手。他的作品具有柔媚抒情的特色,善画天顶画和肖像画。H.里戈善画宫廷肖像。他的画法形成一种固定的格式,例如他画的《路易十四像》(1701),画面上总是以古典建筑作背景,国王身着华丽的衣服,挂满了勋章绶带,显得装腔作势、矫揉造作。这样的肖像画徒有华丽的外表,而缺乏人物内心的刻画和表现。N.de拉吉里埃也是一位宫廷画肖像画的能手,他创作的色彩绚丽的贵族男女肖像颇受上层人物的欢迎。17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雕塑家是P.皮热。早年在意大利学习,40年代从意归国,曾为凡尔赛宫花园创作了一系列圆雕作品。他的名作大理石雕《克罗托纳的米洛》(约1671~1682),生动地表现了巨人与狮子搏斗的情景。这件作品带有悲剧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矛盾与冲突。F.吉拉尔东和皮热不同,皮热带有巴洛克式的激情,而吉拉尔东,则是一位更为正统的古典主义艺术家。他创作的青铜雕《路易十四骑马像》(1683~1692)庄重、宁静、气势不凡,马上的人物颇似古罗马的帝王。这座雕塑曾安置在旺多姆广场上,成为路易十四王朝的象征。
     


  18世纪美术  1715年路易十四死后,法国的艺术开始出现了转折:宫廷古典主义的“伟大风格”结束了,逐渐向享乐主义的罗可可艺术风格过渡。在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封建制度日益动摇,贵族们已经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他们需要及时行乐。罗可可艺术流行于18世纪,但是它并不能代表整个18世纪的艺术,当时与贵族享乐主义艺术相对立的是兴起于18世纪中叶、代表第三等级的市民艺术。市民艺术是在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美学观,正因为如此,人们把18世纪看作是有生气的光明时代。
  A.瓦托是18世纪最有影响的画家。他出身贫寒,早期的作品多反映下层平民、流浪艺人的生活。后来由于结识了大银行家P.克罗扎,进入克罗扎的豪华府第,看到了贵族游乐的场面,他的画风与题材为之一变。此后,他的画笔转而描绘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画面充满了无限缠绵之情,例如他的名作《发舟西苔岛》(1717)就是这样的作品。他以优美的笔触和瑰丽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即将崩溃的贵族享乐的世界。他的画又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给人的感觉是:既有欢乐又有无限的愁怅与迷茫。瓦托的画是没落贵族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也是瓦托艺术的价值所在。18世纪最典型的罗可可画家是F.布歇。他是路易十五最宠爱的画家,同时做过绘画与雕塑学院的负责人。他的画色彩艳丽,人物娇媚,有着明显的享乐主义特色,画面上的维纳斯、狄安娜满身珠光宝气,让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贵妇人和路易十五的情妇。尽管常常受到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D.狄德罗的猛烈攻击,他却仍然坚持自己的画风。
       


  和布歇相对立的是表现市民生活的画家J.-B.-S.夏尔丹。夏尔丹出身贫民之家,他的画反映了第三等级的理想和美学趣味。画面上的主角不再是贵族和贵妇人而是平民百姓,这些人有着勤俭、朴素的优点。他们生活的世界与布歇描绘的世界完全是对立的,一边是劳动,一边是享乐。正因为如此,狄德罗为夏尔丹的艺术大唱赞歌。18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画家为本阶级服务,于是夏尔丹和他的艺术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夏尔丹和其他第三等级的艺术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启迪了人们的头脑。当时,反映第三等级理想的艺术家还有J.-B.格勒兹、J.-H.弗拉戈纳尔以及著名的风景画家C.F.韦尔奈、H.罗贝尔等。法国18世纪的雕塑和绘画一样也受到罗可可风格的影响,富有装饰味儿的浮雕安装在王宫或贵族府第的建筑物上,一些圆雕安置在公园里或喷水池边,这些作品大都具柔媚华丽的特色。18世纪上半叶,库斯图家族中的G.库斯图是这个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曾两度出任过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院长职务。他的肖像雕塑很出色,著名的代表作是为马尔利宫所作的两组驯马人的大理石雕塑(1740~1745)。从风格上看,这两件作品基本上还是古典主义型的,不过,已多少带有早期罗可可的特色。J.-B.勒穆瓦纳是典型的罗可可式雕塑家,他创作肖像有一种迷人的情调。勒穆瓦纳同时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培养出不少著名雕塑家如J.-B.皮加勒、É.-M.法尔科内、J.-A.乌东等人。皮加勒是蓬巴杜夫人宠爱的雕塑家,曾为这位夫人创作的大理石雕《系鞋带的墨丘利》(1744)则是他的一件著名的传世之作。法尔科内是一位18世纪中叶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著名雕塑家。他在5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带有罗可可倾向的作品,如《小爱神的警告》、大理石雕《浴女》 (1757)等。这些作品典雅优美,人物富有青春活力,用他的话来说:“流动着活的血液”。1766年,他应邀赴俄,在俄国完成了名作青铜雕《彼得大帝骑马像》(又名《青铜骑士》)(1778),这是一件气势宏伟,歌颂彼得大帝改革的作品。18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雕塑家是乌东。他曾为当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作家、哲学家、政治家作过肖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这些人物的性格、气质和内心活动。代表作有《狄德罗肖像》(1771,赤陶土;1775,大理石)、《伏尔泰坐像》(1778,大理石)、《卢梭胸像》(1778,石膏)、《妻子胸像》(1787,石膏)等。这些作品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对象本人,也在这些人身上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风貌,例如人们可以在《伏尔泰坐像》这件作品上看到启蒙主义时代的缩影。
     


  19世纪美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在大革命的前夕,著名的画家J.-L.大卫从意大利返国,以他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随之兴起。在革命风暴到来之前,他创作了《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尽管形式是古典的,题材是历史的,但是人们从中看到这幅画新的含意,它在鼓舞人们去为共和、自由而斗争。在革命高潮的年代里作为雅各宾党人的大卫更加意气风发,这时,他用不着再在历史里找英雄形象,而是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英雄人物,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画了《马拉之死》(1793)、《卖菜女工》(1795)等。1794年7月的热月事变后,大卫日益离开了革命,在拿破仑执政时期,成为宫廷首席画家。在后期曾创作了一系列歌颂拿破仑的作品,如《加冕》(1805~1808)等。此外,还为一些上层人物画了不少肖像。尽管大卫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是他在法国美术史上仍然占有显要地位,起过积极作用。P.-P.普吕东是与大卫同时代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并不比大卫逊色,但是在政治上却没有大卫在前期那么激进。他善于运用逆光和侧光作画,色彩极柔和瑰丽。主要代表作有《约瑟芬皇后像》(1805)、《西风神吹走普塞克》(1808)等。大卫的弟子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A.-L.吉罗代·特里奥松、F.热拉尔及A.-J.格罗等。大卫的弟子 J.-A.-D.安格尔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学院派最主要的代表者之一。他1797年进入大卫画室,后又去意大利任那里的法兰西美术学院院长,1841年再次返国,名望颇高,被看作是学院派领袖。他始终与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美术相抗衡。安格尔不同于大卫,没有革命的激情,他曾把自己所处的时代比作不可靠的邻居,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并不反感。例如他创作的《路易十三的誓愿》(1824)就带有明显的保皇味道,因此,这幅画受到了官方的特别奖励。他追求一种纯洁而淡雅之美,最高的典范是古典美术和拉斐尔的作品,他的《泉》(1856)就是这样的作品。安格尔的肖像画很出色,从中可以看到他那圆润流畅的线条和扎实的素描功夫。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波旁王朝复辟的年代。在这个时期里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心灵上十分苦闷,他们不安于现状,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一些浪漫主义美术家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美术上不满学院派的保守与专横,希求解放自己的个性与感情。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不同之处在于:浪漫主义艺术家强调感情和幻想,不重理性,个性重于共性,色彩重于素描。总之,他们认为艺术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更不能来束缚青年人的思想。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第 1位代表T.热里科早年曾从画马名家C.韦尔内和古典主义画家P.盖兰学画。由于他画得人体结实有力富有雕塑感,故有法国米开朗琪罗之称。1820年去英国在色彩上又接受了J.康斯特布尔等人的影响。他非常善于画马,1812年创作的《轻骑兵军官》曾获得金质奖章。在这样的画上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画家对光和对运动的追求。画面上充满了激情。他杰出的名作是《梅杜萨之筏》(1818~1819),通过描绘一个海难事件,表现了对波旁王朝的不满情绪。热里科不幸早夭。此后高举浪漫主义艺术大旗的是E.德拉克洛瓦,他早年也曾从盖兰学画,但是他最崇拜的人物有提香、P.韦罗内塞、P.P.鲁本斯、A.瓦托、F.de戈雅等人,尤其是把巴洛克画家鲁本斯看作是最高的典范。他把幻想看作是画家的第一品质,主张把绘画从过分物质的原则中解放出来。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的确是第一流的,左拉曾称赞说:“他的调色板是沸腾的”。1830年前,德拉克洛瓦努力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从而创作了《但丁小舟》(1822)、反映希腊人民独立斗争的《希俄斯的屠杀》(1824)和《迈索隆基翁废墟上的希腊》(1827)等。他热情讴歌1830年革命,因此,创作了著名的《自由领导着人民》(1830)。这幅画标志了积极浪漫主义美术发展的顶峰。很显然他所幻想的七月王朝并没有给人民带来自由和幸福,1830年后,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东方阿拉伯人的世界。1832年出国访问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画了《阿尔及尔妇女》(1834)、《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1839)、《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1840)等。尽管这些色彩璀璨,但是幻想多于现实,如画家所说带有一点空寂的感觉。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壁画和天顶画。19世纪上半叶处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P.德拉罗什是历史题材画家。尽管他的声望不小,可是他的作品给人的只是一些怀旧的感情,缺乏时代的气息。
      


  19世纪30年代兴起了写实主义美术运动。1830年革命后,法国国内主要矛盾已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对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失望,流露出不满情绪,艺术家也把目光转向现实,强调不加粉饰地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写实主义的美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19世纪30~40年代有一批不满学院派艺术的青年画家先后来到了枫丹白露的巴比松进行写生,于是形成了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以风景画为主,大自然是他们的老师,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他们对祖国、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尽管荷兰和英国的风景画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在借鉴上没有忘记本民族的传统,正是由于以我为主,才能最后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法国风景画派。这一历史经验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巴比松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有T.卢梭、C.-F.多比尼、N.-V.迪亚兹·德拉佩纳、J.杜普雷、C.特罗容等人。
      


  C.柯罗是一位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家。他善于捕捉光与色的变化,这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颇有影响。他前期的作品,画面清晰,有着古典主义的庄严。中后期的作品,画面有一种朦胧美,色调极其丰富,带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他的风景画,物我交融,意境深远。此外,还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肖像画。
      


  19世纪写实主义美术三大代表是 J.-F.米莱、G.库尔贝与H.杜米埃。米莱一生以描绘农民题材为己任。米莱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主要是40~60年代法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感。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让人感到这些朴素、正直、善良的农民,大多安于现状,缺乏反抗精神,有着宿命的思想。
  19世纪高举写实主义艺术大旗的库尔贝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动家。正是他向学院派提出了真正有力的挑战,主张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的活的艺术。
  杜米埃像文学上的巴尔扎克一样更加广泛地描绘了法国社会,在作品中带有鲜明的批判色彩。在1830年9月法令公布前,他曾创作了一系列把矛头直接指向七月王朝的政治性版画,如《卡冈都亚》、《立法肚子》、《中国佛像》等。杜米埃一生创作了许多石版画、油画,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到跳动着的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声音。
  70年代后,写实主义转衰,后期的写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莱尔米特、J.巴斯蒂安-勒帕热等人。
  70年代后还出现了象征主义,它和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追求理想的世界,作品有着虚幻和超脱的味道。P.皮维斯·德夏瓦纳的作品笼罩着一种出世的宁静气氛。代表作有《猎归》(1859)、《贫苦的渔夫》(1881)等。G.莫罗的作品则常带有神秘的色彩。
   


  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崛起,是法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早在1863年起在巴黎就日益形成一股新的反学院派的势力,一些青年艺术家由于受到官方沙龙的排挤,不得不参加落选沙龙的展出。当时,É.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63)在落选沙龙展览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874年3月份举办了第1届印象主义展览。这个画派的名称是从C.莫奈的一幅名叫《日出·印象》的画得来的。印象主义先后共举办了 8次展览,1886年后它首先在美国取得了同情和承认。印象主义画家主张走出画室,面对大自然写生,最关心的是光和色的变化,光线成了绘画的主宰,依据其调子而不是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由此可见,印象主义的画家不大重视题材的广泛性和作品的思想深度,无可讳言这一点正是它的不足之处。马奈虽从未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是他是印象主义的精神领袖。应该说,他是一位既不想完全推翻旧的传统而又在努力开创一种新艺术的画家。他从不拒绝参加官方沙龙的展出,并且有些作品在沙龙中获奖,1874年后,他也创作出一批表现外光,色调极其微妙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莫奈有“水上拉斐尔”之称,善于画水,画面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他以微妙的笔触画出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景象。人们在他创作的组画《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和《草垛》(1891)等组画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间里同一事物所呈现出的不同景象。A.西斯莱和C.毕沙罗也都是印象主义中杰出的风景画家。西斯莱的画宁静、清新、抒情。毕沙罗善于描绘农村景色,画面色调丰富,富有变化。印象主义中两个善于画人物的画家是 P.-A.雷诺阿和E.德加。雷诺阿像画成熟的果实一样画妇女和儿童,人物充满了青春的力量。而德加却多少带有一点厌世情绪。他最喜欢画的 3个题材是:赛马、舞女和女浴者。德加的画色彩绚丽,构图大胆富有变化,画面上的舞女千姿百态,他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动态,好像这些动作一个接着一个。
     


  80年代又产生了一个新印象主义,他们自称为科学的印象主义。这一派不满意印象主义的偶然性,而是主张要创造出有秩序合理的美。新印象主义的作品,富有平面感和装饰感,更为重要的是用点来作画,取消线条,所以也叫点彩派。代表人物有《大碗岛的一个星期日下午》的作者G.修拉和P.西涅克等。
  80年代以后,产生了后印象主义。它是印象主义的反对派,强调的是主观世界的揭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客观瞬间的描绘上,写意重于写形,不大重视外光,形体开始出现了夸张与变形。它的三大代表人物是V.凡高、和P.高更和P.塞尚。
  凡高是荷兰人,1886年才来到巴黎,后于1888年2月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他是一位充满激情、心地善良而又不为世所容的画家。他的笔触粗犷、奔放,每一笔下去都可以感到画家的心灵在颤抖。他的艺术无疑对后来20世纪的表现主义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更强调艺术的综合与装饰特点。1886年在他的影响下在布列塔尼创立了阿望桥画派。90年代,他迁居到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与当地土人生活在一起,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为了逃避西方的病魔世界,在这个岛上创作了大量有原始情趣的作品。他最有名的一幅画《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1897)反映了他迷惘苦闷的情绪。塞尚早年参加印象主义活动,80年代后回到故乡艾克斯潜心研究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外光,而是力求排除光的干扰,追求物象体积的描绘,声称不想再现世界,而是重新表现世界。他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立体主义颇有影响,因此,人们推崇他为“现代绘画之父”。
  19世纪法国雕塑界人才辈出,属于浪漫主义派的雕塑家有A.L.巴里、J.-B.卡尔波、F.吕德等人。巴里善雕动物,形态逼真,颇有生气。吕德的艺术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又带有浪漫主义的激情。他在1830年革命的影响下创作了巴黎大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马赛曲》。石匠出身的卡尔波曾向吕德学习,后又在意大利深造,作品富有激情。他创作的高浮雕《花神》、《舞蹈》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19世纪下半期最主要的雕塑家是A.罗丹。他早年曾受过巴里、卡尔波等人的指点,古典和中世纪的雕刻艺术对他也颇有影响。不过,他始终是一位走自己艺术道路的艺术家。罗丹的作品反映了70年代后知识分子苦闷的情绪。他的作品都带有悲壮的色彩,并富有哲理性地表达了人生悲欢离合的情感。此外,罗丹还创作了一系列名人雕塑肖像。罗丹不能算印象主义,公正地说,他的艺术与写实主义艺术更为接近。19~20世纪之交,有 3位著名的雕塑家:A.布代尔、A.马约尔、C.德斯皮奥。布代尔曾是罗丹的助手,他的艺术有雄浑、奔放的特色。马约尔是雕塑家也是出色的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更具有古典主义的美,有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形体十分简练概括。德斯皮奥在1907~1914年间作过罗丹的助手,善于作肖像。
     
 


  20世纪美术  塞尚之后,1905年在巴黎出现了以H.马蒂斯为首的野兽主义。这个画派强调色彩的浓烈与形体的夸张,以此表达个人的激情。马蒂斯的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富有装饰趣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曾把自己的艺术比作是供人休息的安乐椅。后来,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插图作品和剪纸艺术品。野兽派画家中的风格并不完全一致,各有特色。这一派的代表画家还有G.鲁奥、M.de弗拉曼克、A.德兰、R.迪菲以及A.马尔凯等人。
       


  立体主义的产生与西班牙籍的P.毕加索有着密切的关系。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被看作是立体主义的发端。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与塞尚艺术、非洲黑人艺术和X光透视的启迪有密切关系。从分析立体主义起,画家们大胆把描绘的事物加以分解,分解成一些几何形体,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拼接而成。此后还发展了综合立体与曲线立体等形式,使物象越来越变得模糊不清了。这一派代表人物除毕加索外,还有G.布拉克、A.格莱兹、F.莱热等人。毕加索是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之一,他最大的优点是不保守,总在求变,求法,把挑战看成是艺术家的本质。他经历了不同时期,创作了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莱热是一位很有个性特点的画家。他在追求着一种机械的美和装饰趣味,画面平实,几乎看不到笔触的痕迹。1918年由A.奥泽方和C.J.勒科尔比西埃二人联合发表了后立体主义宣言,创立了纯粹主义,这一派最大限度地简化形态,摆脱具象。20世纪初还有一个和立体主义有一定联系的俄耳甫斯主义,其特色追求音乐和抒情效果,画面更加抽象。代表画家有R.德洛内和捷克籍的F.库普卡。在1910年前后,以侨居在巴黎的外国画家为主形成了巴黎派,这是一个抒情主义画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A.莫迪利亚尼、俄国人M.夏加尔、法国的带有忧郁情调的风景画家M.于特里约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产生了达达主义。它对法国文学艺术也颇有影响。1920年,一些达达主义的艺术家在巴黎举行了庆祝大会。法国著名的达达主义有画家M.杜桑 和画家雕塑家J.阿尔普等。
  20年代中叶,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超现实主义。1924年,生于罗马尼亚的作家、诗人A.布雷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第 1届超现实主义展览会。此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在欧洲不断地扩大影响。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J.阿尔普、A.马松、Y.唐居伊等人,当时,还有不少外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法国活动,其中如西班牙的S.达利和J.米罗、瑞士画家P.克利、德国人M.恩斯特,以及从1913年起多次访问巴黎的比利时画家R.马格里特等人。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形式主义艺术泛滥之时,在法国也还有不少艺术家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描绘下层人民的生活,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T.-A斯坦朗、P.西涅克等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的艺术家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洪流中去,不少人成为抵抗战士。在战后最初的年代,新现实主义艺术占了上风。当时有一个“艺术家一代的见证人”的组织,从1952年起不断地推出新作品,这些作品除在沙龙展出外,还拿到工厂、农村、矿山等地展览。
  20世纪50年代中叶后,形式主义日益泛滥,主要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属于抽象主义的塔希主义流行于50年代,代表人物有N.de斯塔埃尔、J.迪比费等人。法国超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是J.福特里埃。50年代后,法国画派纷呈,都自称代表先锋派。其中较有影响的画家和画派有:波普艺术的M.雷塞、奥普艺术的V.瓦萨雷利、概念和人体艺术的Y.克莱因。现今活跃在法国画坛上的画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外还有:曾经在中国举办过展览的J.埃利翁、H.居埃科、B.莫尼诺,以及著名华裔画家赵无极和彭万墀等人。
  法国20世纪的雕塑同样是有具象和抽象的两大派。比较注重写实的代表人物有J.贝尔纳、M.吉蒙、R.弗勒里克。这 3位雕塑家继承了罗丹、马约尔的传统,人物形象准确、生动,作品富有艺术魅力。俄国出生的A.阿尔奇彭克1908年迁居巴黎,他被看作是抽象主义雕塑的创始人之一。受立体派影响的雕塑家有 P.-M.-R.杜桑-维隆、H.洛朗斯、J.利普希茨等人。G.里希埃是表现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如夜间恶梦,表现了人类的悲剧。另一位表现主义雕塑家O.扎德金在鹿特丹创作了青铜纪念碑《毁灭的城》(1953),这件作品揭露了法西斯匪徒犯下的罪行。俄国出生的A.贝夫斯纳和他的弟弟N.贝夫斯纳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他们追求的是几何形体的雕塑风格。在法国20世纪雕塑家中,还有风格独特、出生于瑞士的A.贾科迈第,达达主义的H.阿尔普以及中年一代的E.马丹、塞扎尔、阿尔芒等人。
  中法美术交流  中法两国在美术上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交流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在18世纪中法文化的直接交流更加频繁,当时在法国的宫廷曾出现过中国热,中国的服装丝绸、家具、工艺品等曾引起一些上层人物的好奇与爱好。有些美术史家还认为罗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艺术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著名罗可可画家布歇曾为清朝的王宫设计过葛布兰挂毯,这是有实物作证的。在18世纪最早来华的法国籍传教士艺术家有王致诚、贺清泰等人。王致诚本名为 J.-D.阿蒂里,1738年(乾隆三年)来华,次年改名为王致诚,曾为清宫画了一些肖像画和一册《十骏图》。贺清泰本名L.de普瓦罗,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善画风景、人物。这些传教士把西洋画法(透视和明暗法)传入中国,为东西方的美术交流作出了贡献。在此之后由于满清长期闭关自守,中法美术的交流减少了。直到19世纪中叶后,这种交流才又活跃起来。法国大雕塑家卡尔波曾作过一件《中国青年男子胸像》。杜米埃还以中国为题材作了一些版画作品。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对西方诸流派艺术颇有影响。20年代以后,中国赴法国学习美术的人络绎不绝,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刘开渠、吴作人、吴冠中等都曾在法国得到深造。80年代以来中法两国艺术交流更加频繁,相互举办艺术展览会。来华的法国19世纪风景画展览、法国250年画展、法国现代艺术展览曾给中国人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