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博山炉
释义 Boshanlu
博山炉(卷名:文物 博物馆)
Boshan Censer
  盖子为山峦形的熏香之炉。中国在室内熏香的习俗最迟在战国时就已出现,燃香之器名熏炉。所燃之香起初是蕙草,又名熏草,即禾本科的茅香,其中含香豆素,但香气不浓。早期的熏炉多为陶制的豆形炉,做工也不太讲究。西汉时,东南亚一带的香料开始输入中国。《史记·货殖列传》说:“番禺(今广州)为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果布是马来语 Kāpur的对音,即龙脑,汉代用于熏香。丝绸之路开通以后,还从西方输入苏合香及 《西域旧图》 中提到的狄提、迷迷、兜纳、白附子、熏陆、郁金、芸胶等多种西方香料。这些香料不但贵重,而且多为树脂类香料,须置于其他燃料上熏烧,不像茅香等草本植物,干燥后本身就是可燃物。因而熏炉的形制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期的豆形熏炉炉身较浅,炉盖较平。为了熏烧树脂类香料,炉身要作得深些,以便在下部容炭火。为了防止炭火太旺,炉身下部的进气孔缩成很窄的缝隙,同时将炉盖增高,轮廓多呈圆锥形,其上再饰以山峦等雕饰,名为博山炉。
  博山炉于西汉中期在广州地区首先出现。几乎同时或稍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而且工艺愈益精美。河北满城 1号汉墓出土的错金铜博山炉(见图), 圈足饰卷云纹,炉座透雕三龙,作腾波出水状,炉腹上部有山峦探出,与炉盖上的群山连接,出烟孔利用山势,多开在曲折隐蔽之处,平视不见孔隙,熏烧时却升起袅袅烟篆,盖上的峰峦之间点缀树木、虎豹、野猪等,还有持弓弩的猎人出没其中。陕西兴平茂陵1号无名冢1号陪葬坑出土的博山炉更为罕见。此炉的器身、器盖与一般博山炉相较虽无多大差别,但器座上透雕出仰头张口之龙,口中衔带竹节的长竿,竿顶再向外伸出三条曲体昂首之龙将炉身捧起,工艺、造型绝妙、无伦。此炉通高 58厘米,应与较高的床、帐配合,看来只有在皇室贵胄之家才有条件使用。炉上的花纹以鎏金与鎏银相衬托,华美异常,说明博山炉的制作工艺这时已迅速成熟了。东汉时,博山炉的炉座常做成羽人形,以头承炉身。在河南省南阳、湖南省衡阳、广东省广州发现的东汉文物中均有此式博山炉。
  魏晋南北朝时博山炉的制作趋于简率,但炉身、炉盖大体上还保持着圆底圆锥形的轮廓。唐时则多用五足熏炉,炉盖饰以仰覆莲瓣,与博山炉的造型大不相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