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苗族古歌
释义 Miaozu Guge
《苗族古歌》(卷名:哲学)
  中国苗族古代民间史诗。《苗族古歌》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根据其内容和形式推断,作品大约产生在汉代至宋代之间。1961年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在黔东南地区搜集整理,收入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筹委会编辑的《民间文学资料》第 4集。1979年经贵州省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书分4大部分,共13首,即《开天辟地歌》4首、《枫木歌》6首、《洪水滔天歌》2首和《跋山涉水歌》1首,约8000行,4万多字。
  《苗族古歌》是在原始神话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借用神话传说资料,采取类似于“盘歌”的一问一答形式,以解释自然现象和历史现象为线索,概括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形成、万物产生、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等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
  《苗族古歌》提出云雾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初物质的思想,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云雾存在。“云雾生最早,云雾算最老”。云雾不断变化发展,逐渐形成了天地。“天刚刚生来,天是白色泥”,象个大撮箕;“地刚刚生来,地是黑色泥”,象张大晒席。天地形成以后,日月星辰也相继出现,万物随之产生,人类社会继之开始。苗族先民用自然本身的物质云雾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形式,否认上帝创造宇宙,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苗族古歌》认为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人们有智慧和力量利用和战胜自然界。书中说,往古时代,天常压着地,地常压着天,一天黑六回,一夜垮六处,山坡没有树,平地空荡荡,千里没人烟,吃穿找不到,蕨根当饭吃,树叶做衣裳。后来,人们历尽千般苦,运来金和银,打成撑天柱,才把天撑稳,才把地支固。人们还“造屋建村落,开田又辟土”,于是“地方八百寨,九千大村落”,“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江略九千个,遍地喜洋洋”。
  《苗族古歌》还提出了人类起源的思想,认为从原初物质云雾到天地的形成,从天地到万物的产生,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说枫树生蝴蝶,蝴蝶是人类、兽类和神的共同母亲。《苗族古歌》关于人类起源的描述,虽然只是幼稚的猜测,但包含了一些进化思想的萌芽。
  《苗族古歌》虽采用神话传说的形式,但作者肯定人能创造工具,使用工具,可以战胜神。其主要倾向是积极的,注重现实的。它的一些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苗族人民中有长久的影响。枫木生人的说法,在各民族史诗和传说中独具特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