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轧光
释义 yɑguɑng
轧光(卷名:纺织)
calendering
  利用纤维在湿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平行的细密斜线,以增进织物光泽的整理过程。
  轧光机由若干只表面光滑的硬辊和软辊组成。硬辊为金属辊,表面经过高度抛光或刻有密集的平行斜线,常附有加热装置;软辊为纤维辊或聚酰胺塑料辊。纤维辊是以纤维为原料在高压下压制而成,按纤维原料有棉花纸辊、羊毛纸辊和亚麻纸辊等。由硬辊和软辊组成的轧点称硬轧点,轧压温度为60~70℃,织物含水以5~10%为宜。织物经轧压后纱线被压扁,表面平滑,光泽增强,手感硬挺,称为平轧光。由两只软辊构成的轧点称软轧点,轧压温度一般在40~60℃,织物经轧压后纱线稍扁平,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称为软轧光。使用多轧辊的设备时,利用软、硬轧点的不同组合和压力、温度、穿引方式的变化,可得到不同的表面光泽。如果织物先浸轧树脂初缩体并经过预烘拉幅,轧光后可得到较为耐久的光泽。常用的轧光方式大致有五种:
  


  ①普通轧光:通常由一只金属辊和两只软辊组成两个硬轧点,织物经过轧压后可达到一般光泽要求,也可用多只软、硬轧辊分别组合进行轧压。
  ②叠层轧光:在同一轧点同时有多层织物经受轧压。各层织物间有相互搓揉作用,可使织物的织纹清晰,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常用于府绸类织物的轧光。设备通常由5~7只轧辊组成。其中两只是硬辊,可以加热,轧压温度为室温至50℃。形成叠层的方法是先将织物按常规顺序通过各轧辊间的轧点,织物出最末轧点后,回头经过导布架重新通过各轧点,如此重复3~6次,轧点间即可有3~6层织物。
  ③摩擦轧光:设备由一只软辊和两只硬辊组成。软辊在中间。上面的硬辊是高度抛光的摩擦辊,与软辊构成摩擦点。下面的硬辊与软辊构成硬轧点。织物先经硬轧点再经摩擦点。摩擦辊和软辊都是主动辊,但摩擦辊的表面线速大于软辊的表面线速,使织物表面受到摩擦而产生明显光泽,纱线压扁,经、纬纱间的空隙也显著减少。摩擦辊的表面线速和织物速度之比可达4:1,常用的速比为1.3~2.5:1。摩擦辊的温度通常为100~120℃,织物的含水为10~15%。
  ④电光:轧辊通电加热对织物轧光称为电光。这种设备的金属辊表面刻有50~200根/厘米密集的细斜线,称为电光辊。电光辊和软辊构成轧点,在160~180℃温度下轧压,使织物表面形成极细的平行斜线,反射出悦目的光泽。细斜线的密度和角度,与织物的结构、纱线的拈度、拈向相应配合,以取得优良效果。
  ⑤局部轧光:由刻有阳纹花纹的钢锟和软辊组成轧点,在热轧条件下使织物局部轧平或轧出斜线,呈现有光泽的花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