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范紫东
释义 Fɑn Zidong
范紫东(1878~1954)(卷名:戏曲 曲艺)
  秦腔作家。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县人。清贡生。从小受旧学熏陶,工诗善画,及至戊戌变法,又受到新学的影响。1902年,考入陕西省第一所新式学校──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08年以后,相继在西安府中学、健本学校任教员和校长。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陕西护国军树起讨袁旗帜,范紫东为之起草了讨袁檄文。此后,范紫东在李桐轩、孙仁玉等创办的易俗社里,兼任编辑、评议员、评议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紫东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在长达40年期间,范紫东为易俗社编写了大、小剧本68部,是影响较大的秦腔剧作家之一。在他的剧作中,破除封建教条,揭露道学虚伪,提倡婚姻自主是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作品有:《春闺考试》(1915)、《金莲痛史》(1916)、《软玉屏》(1917)、《三滴血》(1918)、《战袍缘》(1919)、《大学衍义》(1920)、《翰墨缘》(1935)、《女儿经》等。《春闺考试》描写郑国公孙楚与公孙黑争亲,小姐徐瑞云以才选婿的故事。《大学衍义》则是一出揭露伪道学的戏剧小品。《三滴血》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戏中通过知县晋信书滴血断案的故事,讽喻那些不调查实情,专以生吞活剥书本为能事的人。戏中的晋信书是个塑造得较成功的艺术形象。借助古代英雄事迹,提倡民族气节,是范紫东剧作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作品有:《玉镜台》(1915)、《三知己》(1931)、《鸳鸯阵》(1941)、《盗虎符》(1943)、《伉俪会师》(1945)、《李广射虎》(1948)等。《玉镜台》以东晋十六国为背景,表彰温峤、祖逖、陶侃等决心恢复中原的爱国行为。《三知己》歌颂史可法英勇就义的不屈精神。《鸳鸯阵》描写戚继光抗倭的英雄业绩。范紫东还以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为内容,编写了《宫锦袍》(1930)、《颐和园》(1931)、《秋风秋雨》(1932)、《关中书院》(1933)、《新华梦》(1947)等剧本。《关中书院》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反映林则徐等人坚决禁烟、抵御外侮的正义行动。《宫锦袍》以中法战争为背景,歌颂民族英雄刘永福的事迹。《颐和园》肯定光绪帝变法维新,反对慈禧太后专权误国,对戊戌变法作了正面的评价。《秋风秋雨》赞扬革命党人秋瑾、徐锡麟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一案被捕,而视死如归的精神。《新华梦》则揭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这些戏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振兴中华的热忱。范紫东的剧作,题材宽阔,构思精巧,情节曲折,语言雅俗共赏,适合于舞台演出。他的创作丰富了秦腔的上演剧目,也一再被其他剧种移植演出。范紫东的剧作也存在着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弱点,如戏中反映的历史观往往有落后和保守的一面;有些剧目过分追求情节的曲折,而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
  范紫东还著有《乐学通论》、《关西方言钩沉》、《关西周秦石刻摹本》等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