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释义 shenchuanci huotizuzhi jiancha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卷名:现代医学)
biopsy of kidney
  包括开放肾活检和经皮肤肾穿刺活检两种,目的在于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并帮助判断预后。
  适应症及禁忌症  各种诊断不清或治疗困难的内科肾实质疾病(尤其是弥漫性病变),及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不明时皆可穿刺。但下列患者应避免穿刺:有明显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慢性重度肾功能衰竭,孤立肾,肾先天畸形(马蹄肾、多囊肾等),肾肿瘤,肾动脉瘤,肾结核,急性肾内及肾周围感染,高度腹水,年迈,严重虚弱,以及精神病及不合作者。
  穿刺操作  穿刺前应充分作好准备,全面体检、化验、配血,并作好病人思想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穿刺成功与否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
  ①准确定位:应穿刺肾脏下极,多穿右肾。常用四种定位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此无需任何仪器设备,但具有一定盲目性;X射线片(腹部平片或静脉泌尿系统造影片)测量定位:此法常失真,定位欠准,已少用;静脉泌尿系统造影电视荧光屏直视下定位:定位准确,但具有造影禁忌症者(如碘过敏,骨髓瘤等)不能应用引此法,且肾功能严重不良时常显影不佳定位失败;B型超声仪定位:定位准确,并能测量皮肤距肾被膜深度,唯过胖病人肾脏可呈像不清。
  ②穿刺针:可分为两大类。负压吸引针(如两人完成操作的 Turkel针及 Menghini针,及一人完成操作的Jamshidi针);切割针(如分叶针及槽形针)。每种针皆各有利弊,在熟练应用后扬长避短都能取材成功。最近又有了能自动完成取材操作的穿刺枪。
  ③正确操作:内科肾脏病穿刺皆取俯卧位,腹下垫以枕头(将肾脏顶向背侧)。进行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并逐层局部麻醉。先以腰穿针作探针经皮肤逐层刺入,直至脂肪囊深层肾被膜外,测取皮肤至肾被膜深度(进脂肪囊前应令患者屏气以免肾脏移动,进脂肪囊后针尾应随呼吸同步摆动)。然后换穿刺针同样刺入,在核实位置及深度确凿无误后,再令患者屏气刺入肾脏,完成取材操作,拔针。肾组织应分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术后病人卧床24小时,密切进行观察,并注射抗生素及止血药。
  并发症  穿刺后容易出现血尿及肾周围血肿,但多数很轻很快恢复,无需特殊处理。并可能发生感染、动静脉瘘、肾脏撕裂伤及误穿其他脏器等,但发生率低,多能避免。肾穿刺是一个创伤性检查,应合理掌握适应症。只要认真准备,正确操作,并作好术后护理,该检查仍是相当安全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