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克定律
释义 huke dinglü
胡克定律(卷名:力学)
Hookeˊs law
  弹性力学基本规律之一,为英国物理学家R.胡克于1678年首先提出,故名。其内容是:在小变形情况下,固体的变形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为:在应力低于比例极限(见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固体中的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即σEε,式中E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胡克定律后来被推广到三应力、应变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广义胡克定律。对于各向同性的弹性体(即沿任何方向力学性质都相同的弹性体),广义胡克定律给出的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的关系为:
   σ11λ(ε11+ε22+ε33)+211,  σ23=223
   σ22λ(ε11+ε22+ε33)+222,  σ31=231
   σ33λ(ε11+ε22+ε33)+233,  σ12=212,式中σijεij(ij=1,2,3)分别为弹性体中的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λG称为拉梅系数,G又称为剪切模量。这些关系也可写为:
   

式中ν为泊松比。λGEν统称为弹性系数,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这说明,各向同性弹性体的胡克定律中独立的弹性系数只有两个。对于各向异性弹性体的胡克定律,独立弹性系数一般有21个。若物体是不均匀的,则弹性系数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