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皮肤病
释义 pifubing
皮肤病(卷名:现代医学)
skin diseases
  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诊断皮肤病时,辨认皮疹很重要,并配合皮肤科的特殊检查,如斑贴试验、真菌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其他化验检查。治疗皮肤病主要针对病因,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皮肤科的外用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应根据病情,遵从医生的处方用药。
  分类  分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病原体侵入皮肤引起的疾病为感染性皮肤病。非感染性皮肤病见表1。


  临床表现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表皮异常引起的病变  表皮更新速度加快,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脱屑。正常表皮的脱屑时间为26~27天,银屑病的表皮更新时间仅为4天。表皮更新异常,病因未明,其真皮也有改变,如真皮乳头延长,毛细血管襻扩张纡曲等。在皮肤表面上形成丘疹、斑块及大量白色鳞屑损害。白色鳞屑刮除之后,可擦破扩张的毛细血管,形成点状出血现象。
  鱼鳞病与遗传有关,可能由于某种酶的缺乏,使得皮肤的角质堆积,角层增厚,而出现临床上如鱼鳞样的鳞屑。
  接触性皮炎  临床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仅在接触部位发病。
  大疱性皮肤病  如天疱疮,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与皮肤粘膜的表皮细胞间的抗原起反应,产生棘层松解,出现大疱。因病变部位深浅不同,而有寻常性天疱疮(较深,在基底层以上)、落叶性天疱疮(较浅,在颗粒层附近)等之分。
  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的基底膜的病变  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有抗基底膜的抗体,它与基底膜发生反应,使基底膜分离,出现厚壁张力性大疱。镜下观察,大疱位于表皮下方。临床上大疱壁厚,不易破溃,内容清明透亮,其周围可以有红斑,也可以无红斑。红斑狼疮也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 IgG、IgM的颗粒沉着,呈均质带状。也累及真皮和表皮,真皮组织内水肿,血管扩张,细胞浸润,表皮萎缩。病损开始为红斑水肿,继而形成鳞屑、毛囊角栓等改变。
  真皮病变  一型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由于特异 IgE抗体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白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释放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组织胺的释放,引起一过性的真皮水肿,在临床上产生风团。水肿发生在真皮上层为荨麻疹,水肿在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即为血管性水肿。
  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可以降解胶原的胶原酶,其数量比正常人多3~6倍,胶原被降解,形成表皮下水疱,皮肤受到外伤后,即使是极轻的碰撞,即可引起大疱,破溃,愈后结瘢痕。另外在皮肤弹力过度症中,真皮的胶原有缺陷,皮肤伸展过度,脆性增加。而硬皮病胶原纤维则明显增加,透明变性,皮发硬。皮肤松弛症则是真皮中的弹力纤维数量减少所致。
  脂膜的病变  脂膜小叶间隔的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有时伴有小血管炎症,形成了临床上常见的小腿红斑结节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和硬红斑。
  皮脂腺疾病  皮脂腺受性激素控制,青春期皮脂腺发育,皮脂增多,某些人皮脂排出可以出现障碍,毛囊口角化,皮脂潴留。又有痤疮棒状杆菌和其他菌的作用,发生炎症,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皮肤损害。如皮脂腺潴留,开始可引起白头粉刺,皮脂形成一个脂栓,阻塞在毛囊口,顶端变黑,即为黑头粉刺。痤疮棒状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感染,出现毛囊性丘疹、脓疱。毛囊口阻塞,皮脂潴留而形成囊肿或结节。
  小汗腺  掌、跖、腋部多汗均与小汗腺分泌过盛有关,常因情绪紧张及环境因素而使汗液增多或好转。无汗症可能是先天缺乏小汗腺。夏日出汗过多,上皮浸软,皮肤浸渍,再加之皮肤细菌,可引起红痱子。继发细菌感染后化脓,形成化脓性汗腺炎,即痱疖。
  毛囊  雄激素及遗传因素可以引起男性型脱发。精神因素障碍可以使头发的一部分全部进入休止期,毛发脱落,毛发呈棒状或惊叹号状,即为斑秃。
  甲  甲母的创伤可引起甲板的裂隙,嵴状隆起。甲皱襞病变可引起甲沟炎。甲床病变可引起甲松离症、甲板下角质增生等,如银屑病。
  黑素  黑素细胞有丝分裂的缺陷,据信可以引起白癜风。酪氨酸酶合成的缺陷,在酪氨酸形成黑素的许多环节,有的需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酶缺乏可能是白化病的一个原因。因各种原因的色素增加疾患有黑变病、黑子等等。
  各种外在因素引起的疾病  日光照射皮肤引起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葡萄球菌的感染发生在毛囊浅部位的是毛囊炎,深的是疖肿。出现多数脓疱及结痂的是脓疱病。沿淋巴蔓延的是丹毒。
  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为集簇性水疱。疣为表面粗糙的正常皮色的疣状物或丘疹。跖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1、4型引起,寻常疣由2、4、7型引起,扁平疣由3型引起,尖锐湿疣由6型引起。
  皮肤癣菌在角层寄生,当菌将角层的营养物质消耗尽后,就离心性的向外移动,临床上表现为环状损害。
  诊断  主要靠系统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有时还需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病史  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籍贯等。②主诉。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家族史。⑥个人史等。
  体格检查  ①皮肤检查,视诊时应区别原发损害或继发损害。注意损害大小、数目、排列、对称与否、颜色、边界是否清楚、表面和基底、水疱内容等等。触诊是对视诊的补充、修正或进一步发现问题。主要触摸损害的浅在或深在、柔软或坚实、温度、皮肤弹性、压痛等等。②必要时应作全身系统性检查。
  其他检查  如玻片压诊,可鉴别皮损是充血还是瘀血。皮划痕试验,在划后可出现条形风团。滤过紫外线检查,用特制的紫外线灯(紫外线通过含氧化镍的玻璃板)在暗室中照射毛发,黄癣毛发呈暗绿色,白癣呈亮绿色。
  皮肤试验  ①斑贴试验。用一小块纱布沾取试物后贴于前臂伸侧或背部,用不透水物如塑料薄膜盖好,然后用橡皮膏固定。72~96小时后看结果,阳性表示对此物过敏。②划痕试验。消毒皮肤后,用消毒针在皮肤上作长1cm的划痕,以不出血为度,在划痕处涂适当浓度的受试物,20~30分钟后局部出现风团为阳性。③皮内试验。皮内注射抗原,20~30分钟后出现风团及红晕为阳性,如青霉素皮试。
  其他实验室检查  如抗核抗体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反应检查,真学检查,寄生虫学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学检查等。
  治疗  分内用和外用两种疗法。
  内用疗法  包括病因和对症疗法。①病因疗法。寻找致病因素,特别是感染性皮肤病,当找到病原体后,按照其敏感药物给药。如细菌性皮肤病选用各种抗生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用抗过敏药物等。②对症疗法。如瘙痒症可用镇静药物,所用药物与内科相同。
  外用疗法  皮肤病最常用的疗法。
  ①外用药的种类及作用(表2)。


  ②外用药的剂型及作用(表3)。


  ③选择药物的原则。选择剂型的原则为:急性皮炎无渗出者选用粉剂、振荡剂;有渗出者选用湿敷、油剂。亚急性皮炎选用乳剂、糊膏及油剂。慢性皮炎选用软膏、糊膏、硬膏,有时也可使用乳剂、酊剂、醑剂等。但急性皮炎不能用软膏。
  按病因选药,如细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真菌感染选用抗真菌药,变态反应性疾病选用抗过敏药物等。按病理变化选药,如角化不全(银屑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质增生选用角质松解剂等。按症状选药,痒重者选止痒剂。
  ④应用外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如湿敷需用多层纱布,经常更换。手足慢性湿疹、皮炎有时用药需加封包,即用药后加塑料封包12小时左右。若皮损较轻,浅在性皮肤损害可用药物局部轻轻揉搓,以利药物渗透。对于皮肤敏感患者,每于用新药时先试用小面积,若无反应再大面积使用。尽量使用温和无刺激性药物。若使用有刺激性药物,也先用低浓度药物,待适应之后逐步加高浓度。病人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检查,若有反应,应及时就医。有些药物禁止混合使用,需要医生和药剂科把关。有些刺激性药物如水杨酸、芥子气软膏等,勿用于头面部和外阴部,以免引起炎症反应。注意保存药物,一般外用药应置于凉爽外,勿日光曝晒,勿放于高温处,以防变质。
  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则,注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患者,以消灭传染源。②调查清楚引起皮肤病的接触的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过敏物质,可作斑贴试验证实,避免以后再接触。改进劳动条件和生产过程是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重要手段。③皮肤避免过多日光曝晒,以减少发生肿瘤的可能。④生活规律化,避免吸烟,禁止过度饮酒。⑤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加强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心身愉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8: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