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明南词
释义 siming nɑnci
四明南词(卷名:戏曲 曲艺)
  浙江曲种。流传于浙江省宁波地区。原名“四明文书”,形成年代已不可考。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在宁波白衣寺听过四明文书以后,称赞“南方词好”,从此易名为“南词”。由于宁波、鄞县、余姚、奉化等地都邻近四明山,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书和江浙的“南词”而冠以“四明”二字。在封建时代,它是举人、秀才、富家子弟、衙府官员用来娱乐消遣的一种说唱形式,但也为劳动群众所喜爱,并出现职业艺人在上述地区流动演唱。辛亥革命前后,四明南词盛行于浙东各县以及舟山一带。20世纪30年代,仅在宁波新街就住有南词艺人百余人。
  四明南词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曲调有30多种。其中的“平湖”、“紧平湖”、“慈调”、“赋调”和“慢赋调”最受听众欢迎,称为“五柱头”。正书之前先唱开篇,如用平湖调中的“水底翻”、“凤点头”等曲调来演唱的《西湖十景》等最有特色。四明南词的曲调优美流畅,为当地甬剧、走书等剧种、曲种所吸收采用。四明南词的伴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弦和扬琴,后来逐渐增添琵琶、二胡、凤箫以及笙、阮、双清和鼓板等,最多时有13种伴奏乐器。演唱手法也由最初的生、旦、净、末各种人物脚色不分口,演变为用不同的嗓音为书中不同的人物代言,便于听众辨别人物。传统书目有30多种,广泛流传的有《双珠凤》、《珍珠塔》、《玉蜻蜓》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