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组织胞浆菌病
释义 zuzhi baojiangjunbing
组织胞浆菌病(卷名:现代医学)
histoplasmosis
  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1905年美国病理科医师S.T.达林在解剖一个黑人时发现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本病,故称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后人称之为达林病。由于此菌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并在细胞内,因此称为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真菌病。本病开始流行于俄亥俄山谷、山洞地区,因此又称之为山洞病或俄亥俄山谷病或廷戈玛丽亚热。由杜波氏组织胞浆菌引起的病主要发生于非洲,也称之为非洲组织胞浆菌病。两种组织胞浆菌病的区别除了地区之外,杜波氏组织胞浆菌病侵犯肺部较少,组织学上酵母细胞较大,位于巨细胞内,菌的镜下形态也不一样。
  组织胞浆菌常存在于蝙蝠、禽类的粪便中,粪便污染土壤,其分生孢子随尘土吸入人肺内而发生感染。先有呼吸道感染,再侵犯肺,以后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淋巴结等,也侵及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处。在淋巴瘤、白血病等病人中,此菌也可作为条件致病性真菌而发生感染。本病是一个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但是人不能直接传染给人,因为人体内是酵母细胞,而感染人的必须是自然界菌丝型真菌产生的孢子。
  诊断主要靠镜检,油镜检查细胞内外的较小的酵母细胞,培养要观察6个星期。皮肤试验只能确定是否感染过此病或现在已有感染,但进行性播散性疾病由于抵抗力低下,常为阴性。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能很快痊愈,少数变成慢性进行性疾患,严重者可死亡。自从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如二性霉素B、咪唑类药物后,死亡率大大下降。本病主要发生于北美、中南美、非洲、中东地区和南亚地区。中国有少数病例报告。
  分类  主要分以下类型:
  肺组织胞浆菌病  ①急性无症状病变。约95%的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可无症状。②轻症感染。患者仅有无痰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声音嘶哑等感冒综合征。③中度感染。表现发热、盗汗、消瘦、微发绀、咯血等。患者的痰及骨髓可培养病原菌。④流行性组织胞浆菌病。主要见于吸入大量本菌孢子的患者,可有高热、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软弱乏力及重度肺炎。⑤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可有咳嗽、痰多,间或咯血、低热,可形成肺空洞,最终播散全身。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又分为:①良性感染。吸入孢子中等量,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似感冒样症状,或为原发性皮肤损害。②进行性成人感染。慢性进行性疾患,常合并淋巴瘤、白血病等,免疫力低下,预后不良。③儿童暴发性感染。吸入大量孢子,急性发病,严重者经2~10周死亡。
  诊断  主要靠从痰、周围血、骨髓、淋巴结穿刺及活检标本中找到本病病原菌,并须培养证实。
  治疗  对播散性病变应及早应用抗真菌药物如二性霉素B、酮康唑等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