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樵山遗址
释义 Xiqiao Shan yizhi
西樵山遗址(卷名:考古学)
  中国珠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遗址。位于广东省南海县西南20多公里处,是珠江三角洲平原上一座孤立的古火山丘。山体近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高度为海拔344米。1955~1978年,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多次进行考察并试掘,发现石器地点20处左右。该遗址包括的地点多,延续的时间长,内涵相当丰富,对于研究当时开采石料、制作石器的环境、规模、工艺技术水平及其发展变化等有重要价值。
  西樵山的石器地点分布在山上和四周山麓,往往是在霏细岩或硅质岩露头的附近,有几处为采石而开拓的洞穴。文化堆积中大量的是石片碎屑,还有石器半成品、废品和少量成品。有些地点发现不多的陶片和灰烬,个别地点有人们食后抛弃的成堆介壳,与石片碎屑混杂在一起。没有发现人类定居生活的遗迹。经试掘的虎头岩地点,洞内堆积中包含有炭屑、灰烬和烧石,推测当时可能用烧热岩石后浇水骤冷的方法,使岩石崩裂,撬下石料。西樵山东麓的旋风岗地点,散布着丰富的细石器,有柱状、锥状、楔状石核和小石叶等特征性器物。由此填补了华南地区细石器分布的空白。这里的细石器在许多方面与华北的风格相同,说明中国远古文化发展的共同性。西樵山的打制石器远多于磨制石器,不过其中有许多属于磨制石器的半成品,有的磨制石器也仅磨出了刃部,没有制作完毕。主要器形有敲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石凿、长身斧、双肩斧、双肩锛、有段锛、铲、矛、镞等。陶片有夹砂和泥质两类,饰绳纹、篮纹、方格纹、曲折纹、叶脉纹等。关于西樵山遗址的时代,目前有的意见认为,少部分遗存可能为中石器时代,主要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后一阶段,下限还当延续到青铜时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