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释义 Zigong Yanye Lishi Bowuguan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卷名:轻工)
Zigong Salt History Museum
  陈列、收藏、研究有关四川、特别是自贡地区井矿盐发展史的文物、文献和资料的专业性博物馆。1959年成立,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
  自贡产盐始于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晋代已初具规模,清代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以后逐步进入鼎盛时期,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成为四川盐业中心,产盐量占全川三分之一,有“盐都”之称。博物馆馆址所在的西秦会馆,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是当时陕西省到自流井经营盐业的豪商巨富集资修筑的,历时16年竣工。其设计精巧,结构繁复,融明清两代宫廷与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整个建筑是研究清代鸦片战争前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和盐业发展的珍贵实物。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井矿盐生产技术发展史”。它以大量的实物、史籍、模型、雕塑、幻灯、图片,从钻井、采卤、输卤、天然气开采、制盐等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来四川井矿盐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突出表现了以深井钻凿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井矿盐生产工艺。陈列中的《华阳国志》等史籍表明,公元前256~前251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已在今双流、成都、华阳一带,开凿盐井,汲卤煎盐。此后至北宋中期,盐井均是人工挖凿的“大口浅井”,井壁一般没有保护,用桶或牛皮囊提卤。北宋庆历(1041~1048)、皇祐(1049~1054)年间,四川出现“卓筒井”,井盐生产进入小口深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首次使用钻头凿井;注水或利用地下水,用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井身直如筒,深数十丈;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下至井内作套管,用小竹作汲卤筒;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卓筒井的出现。表明中国当时已经掌握了深井钻凿的基本工艺,这是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展(见制盐技术史)。馆中陈列了“卓筒井”的钻井工具、固井套管、汲卤筒等实物和模型。馆中还收集了目前中国唯一的一套比较齐全的古代顿钻工具群,包括凿井、固井、治井、采卤等方面的工具,精巧实用。四川又是世界最早开发并利用天然气煎盐的地区,馆中陈列了低压天然气开采装置──“盆”。陈列品还展现了煎盐用的盐锅、盐灶、燃料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地质勘探、钻井、采输卤、制盐、盐机制造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博物馆还保护、复原了1835年开凿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作为反映清代自贡盐业突出成就的现场陈列。博物馆出版刊物有《盐业史研究》。在国际博物馆协会1983年召开的第13届年会上,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被列为中国7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23:57